>> 當前位置:首頁 > 首頁欄目 > 電子期刊 >
第58期:【精益學堂】現場管理---日產管理之現場的任務 發布時間:2014-04-19        瀏覽:

2014-03-10 更多內容點藍字 精益生產促進中心

 

      日產公司的產品制造是以“質量基準、杜絕浪費”為基本思想,來實現應有的模式的。在這些工作方法的實現過程中,現場管理、生產管理、工程技術確實發揮了各種各樣的功能并起了各種各樣的作用。

 

       這章我們來了解下日產現場管理中現場的任務:

       實現產品制造應有的模式時的現場任務是:“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物、設備作用,將質量意識完全貫徹到工序中,追求效率化”。

       為了完成此項任務,現場應該做的工作有以下三項:

  • 完成生產任務

  • 改善收益

  • 培育人材

一、 完成生產任務

       現場首要的工作是“完成生產任務”。

       說到完成生產任務,就是說不能僅僅說是單純地消化計劃臺數。完成生產任務意味著即要確保安全,又要全數保證下一道工序所提出的質量要求,還要只在必要的時候加工必要的東西。

       也就是說采用標準化的Q、D、C方法,完成按企業盈利要求所制定的工作計劃,就是現場所承擔的最重要的任務。

       在現場不一定能在任何時候,對所有條件加以整合。當從上一工序有不合格品流送出的時候,當沒有材料及零件調入的時候,當設備的狀態不好的時候往往會發生各種各樣的問題。而這些情況往往又是不能等待的,這就是現實中的車間情況。

       然而在這樣的情況下要完成生產任務,必然要求我們做到:一旦問題發生立即取得有關部門的支持并迅速做出應對處置。相對現場經常發生的種種變化,有計劃地推進能完成Q、D、C目標的管理體制的強化,對“完成生產任務”將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完成生產任務時,從優先考慮制造讓用戶滿意的優質產品的意義上來說,在工作現場我們應致力于全數質量保證。

       為了做到全數質量保證,有必要首先認識:“評價質量(商品的質量、工作的質量)的是用戶,在現場則由下一道工序評價。自以為是是大忌”。在所有的商品中不可以有零星的不合格品,要對下一道工序保證本工序的質量為100%合格。在這里,需要特別強調的就是“下一道工序就是用戶”和“全數保證”。

 

       那么具體到了現場應該怎樣做呢?

       那就是每個工序都“不制造不合格品,不向下一道工序流送不合格品”。為了實現這一目的,就必須以標準為中心進行全方位管理,抑制人、物、設備、方法的散亂現象,并且在發生不合格品的各個工序中,形成一種從發現到采取對策為止的最為合適的良性循環狀態。

       當然,全數質量保證不僅僅是全部在現場可體現的,但首先在現場實施并完善,就是其在現場發揮作用的第一步。

 

二、   改善收益

       現場的第二大任務就是改善收益。

       作為企業來說為了增加利潤得到持久性地發展,在經常強化產品制造應有的模式,促進目標質量實現的同時,持續性地推進改善,用最少的資源(人、物、設備)來制造產品的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技術方面,采用了電子設備之后各項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任何時候采用與別人相同的方法就意味著倒退,企業也就無法生存下去。當然,即使在現場工作中每天的改善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這里希望特別強調的就是所謂“盈利”。

 

       我們平時在現場開展改善活動的過程中,有以下幾個方面要注意。

例如:

a.工作量降低了但質量卻惡化了。

b.雖然降低了0.7個人的工作量,但人卻沒減少。而周圍的操作人有富余時間,在不斷地摧促上一道工序的操作者加快速度。

c.作業雖然已小批量化,但步驟時間及庫存量都卻增加了。

d.達到了謀求少人化的目的,但設備投資卻花了很多錢。

e.雖然已有所改善,但如果換了人又恢復了原狀。

     這樣的話,不能說是達到了改善后所需的真正目的。

 

     所謂的“改善收益”,可以說是:促使質量提高與通過少人化及減少庫存量實現削減各項費用有機地結合。而且作為企業來說不能只考慮局部而應經??紤]全局的利益,這其中的要點是:對企業而言,哪一樣不花錢就能達到改善目的?能否提高利潤?繼續這項改善會能否發揮持續的效果? 

       我們在謀求提高改善速度的同時,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也就是不能忘記更快更多地實現盈利。

       要想現場的每一個人都經常保持良好的現狀,就應該讓全體員工在工作中保護應有的姿態并持續不懈地進行各類改善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即有現場所發揮的作用,也與工作崗位的活性化有關聯。

 

三、培育人材

       支撐著企業的是由人組成的集團。無論制定多少個好的標準,具體去實施這些標準的仍然是人。因此,實現產品制造應有的模式的就是人。為了實現這些目標,“造人”與“集體”是必不可少的。

 

A. 造人

       通過嚴格遵守標準,采用發現異常及時準確處理的方法將可能發生的問題防患于未然,另外改善浪費及問題,使標準的水平更高也是提高技能所必不可少的。

       另外,在不斷變化的生產條件中,要經常地實現穩定的Q、D、C,能夠沉著地面對變化,進行提高技能是十分重要的。

       有計劃地持續性地實施這項提高和拓展技能的工作,緊密聯系應有的模式實現造就人才。

 

B.集體

       無論個人如何優秀,一旦離開了集體,個人的才能就得不到發揮。拓展每個人的特長,明確地取長補短,充分發揮其實力,形成像城墻一樣的集體,必定能在現場的工作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為此,大家都遵循應有的模式團結協作、統一意志,朝著以集體力量造就明快充滿活力工作環境,是很重要的。

  

如果您覺得有用,請分享給您的朋友和同事,您的支持是我們努力的動力?。?!

国产一级在线观看|天天爱天天做天天添天天欢|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播放|国产精品黄页免费高清在线|欧美精品国产制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