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搜索: 精益生產 6S管理 TPM咨詢 精益生產咨詢 供應鏈管理 生產計劃 精益培訓 設備管理咨詢
周一:戰略管理概述與內涵
周二:戰略管理的特點
周三:戰略管理的作用與開展步驟
周四:企業發展戰略四要素
周五:戰略管理三大原則、體系構建與職能 ★
▌戰略管理 - 三大原則
1、適度合理性的原則
由于經營目標和企業經營戰略的制定過程中,受到信息、決策時限以及認識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對未來的預測不可能很準確,所制定的企業經營戰略也不是最優的,而且在戰略實施的過程中由于企業外部環境及內部條件的變化較大,情況比較復雜,因此只要在主要的戰略目標上基本達到了戰略預定的目標,就應當認為這一戰略的制訂及實施是成功的。在客觀生活中不可能完全按照原先制訂的戰略計劃行事,因此戰略的實施過程不是一個簡單機械的執行過程,而是需要執行人員大膽創造,大量革新,因為新戰略本身就是對舊戰略以及舊戰略相關的文化、價值觀念的否定,沒有創新精神,新戰略就得不到觀測實施。因此,戰略實施過程也可以是對戰略的創造過程。在戰略實施中,戰略的某些內容或特征有可能改變,但只要不妨礙總體目標及戰略的實現,就是合理的。
2、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的原則
對企業經營戰略了解最深刻的應當是企業的高層領導人員,一般來講,他們要比企業中下層管理人員以及一般員工掌握的信息要多,對企業戰略的各個方面的要求以及相互聯系的關系了解得更全面,對戰略意圖體會最深,因此戰略的實施應當在高層領導人員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下進行,只有這樣其資源的分配、組織機構的調整、企業文化的建設、信息的溝通及控制、激勵制度的建立等各方面才能相互協調、平衡,才能使企業為實現戰略目標而卓有成效的運行。
3、權變原則
企業經營戰略的制訂是基于一定的環境條件的假設,在戰略實施中,事情的發展與原先的假設有所偏離是不可避免的,戰略實施過程本身就是解決問題的過程,但如果企業內外環境發生重大的變化,以至原定的戰略的實現成為不可行,顯然這時需要把原定的戰略進行重大的調整,這就是戰略實施的權變問題。其關鍵就是在于如何掌握環境變化的程度,如果當環境發生并不重要的變化時就修改了原定的戰略,這樣容易造成人心浮動,帶來消極后果,缺少堅韌毅力,最終只會導致一事無成。但如果環境確實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仍然堅持實施既定的戰略,將最終導致企業破產,因此關鍵在于如何衡量企業環境的變化。
▌戰略管理 - 體系構建與職能
首先應說明和區分戰略管理和經營管理。戰略管理是提升企業的發展態勢、提升企業生命力,以適應社會環境、市場環境及其他環境變化。企業的經營等管理是強化競爭力、擴大收益基礎,以增強在市場環境中的地位和作用。由于有兩種不同的需要和兩種管理職能,也就出現了兩種不同的管理體系。
由于戰略的本質特點不同于經營,所以戰略管理體系并不如經營管理體系那樣清晰和龐細,而是座落在最高層次上,即企業的戰略管理是董事長和董事會的職責。企業的戰略發展部門隸屬于董事會,戰略發展部作為董事會的參謀機構,承擔著戰略管理的主要職能。
戰略管理體系的具體職能,包括戰略研究、戰略情報、戰略組織、戰略控制,等等。
(一)戰略研究職能包括戰略研究和戰略性研究兩個方面。戰略研究是針對未來環境的變化研究企業發展的戰略目的、戰略和戰略規劃。目前企業戰略研究的這部分較多與經營目標、經營計劃、經營措施混同了。
戰略性研究是在戰略研究的指導下,針對變化的某個方面、某個層次、某個局部,研究指導應對的政策和策略。毛主席講“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即是講政策和策略是否正確,決定了黨的綱領和戰略、方針能否實現,它們具有戰略性。目前大多數企業沒有專門研究政策和策略的機構,常常是某方面工作出現失誤或不適應變化了,在總經理工作會上提出某項政策。這種情況一方面反映了企業缺少內在的主動權,常常會制約外在競爭的主動性;另一方面,提出的政策和策略之間易產生抵觸。企業的政策和策略研究作為戰略性研究必須納入戰略發展部組織,各經營部門參與。
(二)戰略情報職能不同于企業經營信息管理。戰略情報的范圍不限于市場環境,還包括社會環境和其他環境。針對不同環境的相互作用對企業發展的直接作用和間接作用,針對競爭搏弈對企業未來發展的作用。戰略情報不僅是調查正在發生的變化,還要預見可能發生的新變化,因此戰略情報的職能不僅是收集信息、調查情況,還包括更多的研究方面。
市場信息常常只是戰略情報的一個參考。
戰略情報中包括了預見調查和預測調查,也包括了不同調查方法的設計研究。
(三)戰略組織是通過組織方方面面的關系和資源,包括可控和不可控的企業內外的各種力量和要素,協同進行戰略項目,以創造或取得新的機會。
(四)戰略控制包括規劃控制、組織控制和戰略成本控制、宣傳控制,等等。
規劃控制是由戰略部署和戰略規劃制約的。
組織控制即公司治理結構。目前我國討論的公司治理結構容易脫離實際,對于不同的公司,或者對一個公司的不同發展時期,戰略是不同的,若出現戰略同質化,則企業在競爭中(非競爭除外)必死無疑。企業的未來十年或十年以上發展戰略不同,公司治理結構的依據不同,治理結構也應不同,從而才能起到組織控制的作用。脫離發展戰略,只從經營規模的量的增加出發討論公司治理結構,就不可能適應變化,永遠也治理不完。
戰略成本控制不是直接針對經營的,而是針對企業發展態勢、發展主動權的,比如發展中度的關系。企業發展的速度和規模對于企業發展的態勢和主動權有直接影響,但是在變化的環境中,尤其是快速變化的環境中,速度和規模的發展不一定起正作用,還可能起負作用,可能使優勢變劣勢。
——沒有成功不代表失敗,只是你還不夠努力!—— 有些人利用閑暇時間吃喝玩樂,有些人利用閑暇時間不斷學習成長! 把別人玩樂的時間用在學習上,每天進步一點點,隨著時間的推移你將與眾不同!
&我們志在打造最具學習價值的精益生產微信學習平臺&
若您喜歡此文,請分享給朋友, 支持精弘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