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期刊
導入精益生產單件流分為以下六個步驟:
1、分析價值流及P/Q(P表示品質,Q表示各種數量),確定重點改善流程區間和典型產品
首先從價值流分析,發現企業流程上重點浪費的流程段,之后再以P/Q選擇典型產品,同時確定典型產品的工藝特性是否適合單元生產,從而選擇對改善企業流程具有沖擊力的主力產品進行調查。
2、現狀調查、立即改善
現狀調查包括品種、數量、效率、品質等生產績效數據,更重要的是浪費數據,還包括已有結果的數據和作業標準、設備點檢基準等關鍵要素的數據。其中浪費嚴重可以立即改善的項目,要馬上執行改善,如工具現狀的最優化改善、生產周期核心的同步化改善以及均衡化改善(包括平衡生產線改善)等。
3、設備改革與工程設計
進行單元生產線的設備改善與工程設計,為能實現流水線的改善計劃做工程準備。
4、作業改革設定標準作業
根據步驟1和步驟3的現狀得到的時間數據與工程設計當中的布局圖,做出標準作業組合表。
5、多能工訓練
根據步驟4進行生產線內的標準多能工作業訓練。
6、實施單元生產線
把原來傳送帶中的物品、設備、工具全部轉移為U形布局(撤銷傳送帶),等單元生產線生產穩定后,再進行以簡易自動化為中心來提高生產效率和品質的改善精益活動,最后再提高單元生產線的水平,根據同步化均衡化的生產原則,徹底消除浪費,從而提高整個生產線的生產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