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HLEAN學堂 > 現場管理 >
5S管理 發布時間:2014-04-30        瀏覽:
       5S是指整理(SEIRI)、整頓(SEITON)、清掃(SEISO)、清潔(SEIKETSU)和素養(SHITSUKE)五個項目,因日語的羅馬拼音均以"S"開頭,英語也是以“S”開頭,所以簡稱5S(注:日語分別為せいり、せいとん、せいそう、せいけつ、しつけ)。
       5S起源于日本,是指在生產現場中對人員、機器、材料、方法等生產要素進行有效的管理,這是日本企業獨特的一種管理辦法。1955年,日本的5S的宣傳口號為“安全始于整理,終于整理整頓”。當時只推行了前兩個S,其目的僅為了確保作業空間和安全。到了1986年,日本的5S的著作逐漸問世,從而對整個現場管理模式起到了沖擊的作用,并由此掀起了5S的熱潮。
       日本式企業將5S運動作為管理工作的基礎,推行各種品質的管理手法,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產品品質得以迅速地提升,奠定了經濟大國的地位,而在豐田公司的倡導推行下,5S對于塑造企業的形象、降低成本、準時交貨、安全生產、高度的標準化、創造令人心曠神怡的工作場所、現場改善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逐漸被各國的管理界所認識。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5S已經成為工廠管理的一股新潮流。5S廣泛應用于制造業、服務業等改善現場環境的質量和員工的思維方法,使企業能有效地邁向全面質量管理,主要是針對制造業在生產現場,對材料、設備、人員等生產要素開展相應活動。根據企業進一步發展的需要,有的企業在5S的基礎上增加了安全(Safety),形成了“6S”;有的企業甚至推行“12S”,但是萬變不離其宗,都是從“5S”里衍生出來的,例如在整理中要求清除無用的東西或物品,這在某些意義上來說,就能涉及到節約和安全,具體一點例如橫在安全通道中無用的垃圾,這就是安全應該關注的內容。


5S管理內容

(1)整理

將工作場所的東西分為“要的” 和“不要的”,把二者明確、嚴格地區分開來。區分“要”與“不要”的標準是“現使用價值”而不是“原購買價值”,并將“不要的”東西盡快處理掉。整理的目的是改善和增加作業面積現場無雜物,行道通暢,提高工作效率消除管理上的混放、混料等差錯事故有利于減少庫存,節約資金。    

(2)整頓

把留下來的必要的東西依規定的位置,分門別類排列好,明確數量,進行有效的標識。整頓的關鍵是要做到定位、定品、定量,合理定置、擺放整齊。   

(3)清掃

徹底將工作環境打掃干凈, 保持工作場所干凈、亮麗的環境。目的在于培養全員講衛生的習慣,創造一個干凈、清爽的工作環境。   

(4)清潔

指對整理、整頓、清掃之后的工作成果要認真維護,使現場保持完美和最佳狀態。清潔,是對前三項活動的堅持和深人。清潔活動的要點是不要放置不用的東西,不要弄亂,不要弄臟不僅物品需要清潔,現場員工同樣需要清潔員工不僅要做到形體上的清潔,而且要做到精神上的清潔。    

(5)素養

要努力提高人員的素養,養成嚴格遵守規章制度的習慣和作風。通過節時、節料、節費,降低成本就在其中保安全,一個規范有序的生產現場,不安全因素就降低到了最低限度有效益,爭取到了時間、空間,達到高效、優質、低耗、安全,效益就是自然結果培養人,人的素質在潛移默化地提高。5S管理始于素質,終于素質。

国产一级在线观看|天天爱天天做天天添天天欢|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播放|国产精品黄页免费高清在线|欧美精品国产制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