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的綠色維修是貫穿設備全壽命周期的活動。
綠色概念從設備的前期管理就開始了。在日益重視環境保護、低碳和人類可持續發展的今天,設備的前期采購就必須包含環境要素,否則今后要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這里既有企業自身受到的譴責、懲罰和對自身品牌的影響,又有對人類社會危害的廣泛影響。除了環境、安全等因素,設備前期采購還包含對這個設備壽命周期費用最小化的評價和追求,從節能、減排、可維修性,包括在備件替換成本節儉上的預見性措施。
設備安裝階段要從人機工程角度來設計減少職業健康和工作疲勞的不良影響,要設計和預留安全逃生通道,要從壽命周期費用角度來保證安裝質量。
在設備使用階段,從操作、清掃、自主維護(包含潤滑)、健康管理(早期主動維護),乃至狀態監測和劣化趨勢控制等方面采取措施,以期減少設備故障、事故和環境破壞,減少停機損失,降低維修費用。
在設備維修階段,從維修策略的選擇、維修流程的優化、維修技術的開發、質量驗收的規范以及部件的修復和再生等角度達到以最小的資源消耗獲取最佳的效果這一綠色目標。
設備的科學技術改造本身就是綠色的行為,她可以延長設備使用壽命、節約能源。改造又可以將新的要素及活力注入老舊的設備,如節能改造可以降低設備能耗指標;質量改造可以提升設備精度和穩定性,使產品質量更具競爭力;效率改造可以提升或者釋放設備產能;環保改造可以讓設備對環境更友好,減少環境破壞;安全改造可以減少設備的人身或者職業傷害。
設備淘汰是設備全壽命周期管理的最后一環,也存在重要綠色元素。這包括設備本身的修復再生,退而求其次就是部件的回收,再退而求其次就是零件及材料的回收以及修復再生。不能修復回用的部分要從環保的角度進行處理。
設備全壽命周期的綠色維修如圖2-7-1所示。
在全球能源緊缺、氣候變暖、環境不斷被破壞,人類生存環境越來越惡劣的情況下,國際社會越來越重視綠色維修的實施。下面我們具體介紹各國對綠色維修的理解和具體舉措。
聯合國關于"可持續性"的定義是:"對當代需求的滿足不應以犧牲后代正常需求為代價!"世界各國維修組織以及企業也將綠色環保的維修提到議事日程。
巴西的佛納多車索(FernandoCelso)等人提出把工業維修嵌入"可持續性"中,讓工業維修具有保護環境的使命,防止破壞環境的意外發生。他們認為工業體系與環境體系具有如圖2-7-2所示的關系。
圖2-7-1設備全壽命周期的綠色維修
圖2-7-2經濟系統與環境的平衡關系
佛納多車索認為企業維修體系的責任就是做好對排放的控制,一方面是生產過程的排放,包括化學反應、工業廢物、過程清洗、金屬清洗等內容;為此所采取的措施包括控制源頭和消滅污染。
另外一方面就是控制好任何的意外排放,包括:設備泄露,工業液體、反應氣體、潤滑介質、冷卻介質、輔助生產介質、工業灰塵的泄露等。
從能源合理利用的角度,還包括節能降耗等內容。其主體課題及解決辦法、手段如圖2-7-3所示。
巴西的馬可思安東尼奧(MarcosAntonioBonifacio)指出維修組織的社會責任應該有利于:
a)周圍社區發展
b)保護環境
c)讓員工生活在愉快的工作氣氛中
d)坦誠的溝通
e)回報股東
f)與合作伙伴的交流
g)顧客消費滿意
圖2-7-3控制排放的課題和主要手段
歐洲維修團體聯盟從1998年就立項推動建筑的生態維修研究。一個名為尤里卡項目的目標是"將生態和經濟融入建筑維修,以便保護環境和降低成本"。其目標系統的完成需要考慮自然界生態分類、法律、技術可行性、工業安全、經濟性,以及人文、歷史遺產等方面的諸多要素,最后得到延長建筑物使用年限的指導原則和基于生態、環境、人文、經濟條件下,建筑物的維修和改造原則??梢?,綠色維修的概念已經擴展到更廣的范圍。
克羅地亞的布蘭尼米爾曾以機床為樣本,進行過以保護自然為基礎的維修研究。他在研究中指出,維修的目標為:
1)延長使用壽命。
2)保證設備最佳利用效率。
3)保證設備在緊急需要時的可用性。
4)保證人身安全。
維修的策略如下:
1)事后維修。
2)設備拆件再利用。
3)改善、修復性維修。
4)預防維修。
5)預知維修。
6)綜合工程。
7)狀態維修(CBM)。
8)全面生產維護(TPM)。
一般,設備維護的需求可以描述為:(1)技術維護;(2)檢查;(3)校正/調整;(4)性能試驗;(5)轉移和再安裝;(6)遷移;(7)遷移與替換;(8)故障診斷;(9)維修;(10)大修理;(11)校準。
在設備整個的壽命周期,從綠色維修角度需要考慮的要素如下:
(1)可持續的生產所謂可持續的生產是指產品從設計、生產、銷售、使用到處理,造成最低的環境和職業健康危害,消耗最少的材料和能源資源。這關系到全球的可持續發展。
(2)產品的環境周期壽命設計程序這是一個貫穿整個產品發展周期的連續過程,牽涉到下列問題:
1)產品功能。目的是產品功能的合理化。包括定義功能值和識別重要參數,列出如壓力、溫度、脈沖等目標參數的度量方法,評估每一功能單元消耗的能源和材料,對新舊產品做出比較。
2)產品結構。目的是產品結構的合理化。首先描述每一子系統或部件的功能和總功能,考慮通過功能的集成或子系統的簡化能否使材料節省,看看是否通過功能分析使材料節省,研究材料的化學構成來分析分解的可能,考慮產品使用材料的種類是否可以減少。
3)產品壽命周期。從產品整個壽命周期的角度,綜觀其對材料消耗和環境的影響。首先粗略描述產品壽命周期,列出材料消耗的主要類別,評價原料和能源內容,評估內部加工與外協加工能源消耗,評價在運輸、使用產品時的能源消耗,并與加工過程消耗比較;評估燃燒、再循環的能源利用,指出可以再利用的部件;說明和討論在自身產品里再利用舊部件材料的可能,討論可以在其他產品上再利用的可能,討論現有的產品處理方式,討論處理的廢棄物量。
4)產品部件。識別產品部件環境問題。描述各個解體部件及其生產過程,評估主要部件的環境和職業健康危害,評價這些部件生產過程和對內部及外部承包者所處環境與健康的影響,討論可替代的材料或技術,考慮處理技術的成本。
(3)維修性所謂的維修性是設備可以用最短時間、最小成本、使用最少的人工、備件、工具、檢測設備、輔助設施等后勤資源,達成不影響運行性能和安全性維修效果的特性。維修性包括的內容如下:
1)一般內容。標準、部件功能分類、控制臺布局、復雜性、自檢測、最長修理時間、附屬工具和檢測設備、標簽、重量、校正要求、維修程序、人員要求、合同管理。
2)搬運。設備吊裝、控制柜搬運、組裝、控制架、易損壞性、重量標簽。
3)設備安裝。柜安裝、面板安裝、機上維修、電纜引入、設備安裝重量、操作臺最佳位置、進排氣口安排。
4)包裝。插入模塊和部件、模塊部件擺放、部件更換的易操作性、安裝失誤防止、部件裝配表面、安裝說明、互換性。
5)可達性。提供維修通道、通道門支撐、門標簽、門尺寸、最少的門緊固件、使用最少工具、部件的可達性、危險接觸說明。
6)緊固件??焖删o固件、標準化緊固件、六角有槽緊固件、可抓握緊固件、緊固件旋具。
7)面板顯示與控制??刂茦藴驶?、控制順序排列、控制模塊間距、控制標簽、控制顯示關系、儀表、面板照明、熔絲要求、使用警示燈,指示燈顏色、控制鍵按使用頻率排放。
8)測試點。前面板位置、功能分組、測試點標簽、內部測試點可達、測試刻度、恰當保護、恰當顯示、與使用的控制和顯示鄰近。
9)調整。調整點可達、周期調整預知、消除交叉影響、有調整鎖住裝置、工廠調整、調整點標簽、大動作的精細調整、儀表的內置插孔調整、增量順時針方向調整。
10)部件與總成。部件組合、標簽、工具留位、個別部件直接可達、部件精細化。
11)電纜。電纜可移動裝配、電纜排布無死彎、排布避免利器穿透、通過孔洞保護電纜、標簽、卡子線碼、把柄使用。
12)連接子??煽焖贁嚅_連接、遠離障礙時易于抓住連接,或斷開、標簽、按鍵(鑰匙)、標準化、提供備件銷子、公連接子加帽、"熱"插孔、"冷"插頭、防潮濕。
13)校正與潤滑。校正要求、校正點可達、校正頻率。
14)環境。溫、濕度范圍,亮度、可移動、機動性、儲存條件。
15)安全。電氣接線盒、互鎖、熔絲-電路-斷路器保護、警告顯示、安全蓋、明顯報警裝置、外部金屬部件、抽屜-面板-結構邊緣、工具。
16)可靠性。全范圍平均故障間隔期、故障-安全防備、緊急-校正壽命、磨損周期、故障可探尋試驗。圖2-7-4給出了應用再制造和綠色維修策略的設備壽命周期。
圖2-7-4應用再制造和綠色維修策略的設備壽命周期
節能管理也是各國日益關注的領域。除了那些點解、電熔煉等耗電大鱷,企業能源消耗的主要設備就是電機。
電機在工業中的應用分布十分廣泛,在電機節能方面有較大可挖掘的空間。圖2-7-5給出了電機在工業中的應用領域。
當前,最具明顯效果的就是變頻調速技術解決方案的應用,其原理是:
1.變頻調速到需要的速度;
2.輸出需要的功率;
3.平緩啟動、避免電流高峰,減少機械應力。
圖2-7-5電機在工業中的應用比例
變頻技術所具有的優點是:
"明顯節電;
"投資回報1-2年;
"減少設備應力,節約維修費用。
不少企業認為,電力與能源消耗的管理應該建立系統解決方案。從能源的監視開始,通過分析計算,達到合理、科學的控制和節約。其結構如圖2-7-6所示。
圖2-7-6能源消耗的系統解決方案
在企業里,首先要確定需要重點監視的能源消耗設備,如供水、壓縮空氣、蒸汽、燃氣、燃油、煤炭、電力供應等;然后,在取得基礎數據的基礎上,對使用時間、負荷、利用率等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分析其成本分布和單位能耗,與其他企業、行業和國際先進的基準進行比較;再設計科學合理的解決方案。最后到控制舉措實施階段。這里有很多管理手段可以利用,包括變頻調速、削峰填谷生產、能源綜合利用等。
對于以機械運動為主的企業,良好的潤滑管理也是節能的重要手段之一。不良的潤滑,造成大量的機械摩擦和發熱,從而形成巨大的能量損失。企業提出了潤滑的6R管理:
RIGHTPEOPLE--正確的人;
RIGHTTIME--正確的時間;
RIGHTPLACE--正確的位置;
RIGHTQUANTITY--正確的量;
RIGHTPRODUCT--正確的產品;
RIGHTMETHOD--正確的方法。
比利時博雷瑞斯石油化(聚烯烴)工廠積累了很好的節能經驗。
首先,他們成立專門節能委員會,由一位副總負責;他們設計和建立能效公式,用于度量工廠的能效狀況。
能效=(燃料+1.11×蒸汽+2.5×電能)/噸產品(兆瓦時/噸)
這里,燃料設定為100%轉化,蒸汽90%轉化,因此有1.11因子,電能40%轉化,有2.5因子。
他們給出節能的五原則:
1.滿負荷、高效率運行設備;
2.避免停機和重啟;
3.供氣系統保持平衡;
4.使用高效率的設備;
5.能源現場管理。
為了節能,他們采取了如下設備優化措施。
1.排除器更換--低壓汽代替中壓汽,每小時可以省汽10噸;
2.熱回復鍋爐的使用--每小時減少50噸180度的廢氣排出,同時節電400千瓦;
3.防止熱空氣再生系統壓力下降--等于減少400千萬電能;
4.交叉并行交換器的使用--每小時節約5噸高壓蒸汽
除了設備優化,能源現場管理是一項長期細致的工作,如防止碳氫氣體的泄露,不斷通過一些能源替代品來降低成本,再就是通過隔離、隔熱方式來減少熱量損失。這些在企業里是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的,需要全員的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