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一是在"整理、整頓、清掃、清潔""4S"中制訂工作規范,即倉庫管理要做到"兩齊"(庫容整齊、堆放整齊)、"三清"(數量、質量、規格)、"三潔"(貨架、物件、地面)、"三相符"(帳、卡、物)、"四定位"(區、架、層、位對號入座);二是結合每周一次的不定期檢查,對結果進行張榜公布并通報全公司,責成責任單位負責人定期改正。
16s管理整理方面
a、主要表現:
不用的雜物、設備、材料、工具都堆放在倉庫,使倉庫變成"雜物存放地";貨架大小不一,物品擺放不整齊。
b、檢查中常見問題:
雖然現在不用,但以后要用,搬來搬去怪麻煩的,因而不整理,造成現場雜亂無章;對于大件的物品,好不容易才放到現有的位置,又要按照"6s"的要求進行整理,覺得過幾天發完以后再調整位置,結果惰性成為習慣,難以改正;
個別倉庫管理員的抵觸情緒表現在,為什么別人管理的物品不如的整齊都不指出,而偏偏就找出的缺點,太不公平了;
26s管理整頓方面
a主要表現:
貨架上的物品沒有"物資收發登記卡",管理狀態不清,除了當事人之外,其他人一時難以找到;貨架太高或物品堆積太高,不易拿取;沒有按"重低輕高"、"大低小高"的原則擺放。
b、檢查中常見問題:
剛開始放的是很整齊的,一發料又亂了,根本沒時間去整頓;
物資收發登記卡掛在周轉箱上妨礙發料(或者輔助倉庫物品太多、太雜,膠木件倉庫掛登記卡不容易),只要心中有數就行了;
為圖倉庫省事,不按生產節拍運作,給車間發料時一次發的太多,造成車間現場混亂;
貨架上物品存放箱的大小不一,詢問時以物品大小不一做借口,造成貨架參差不齊,非常凌亂。
36s管理清掃方面
a、主要表現:
物品連外包裝箱在內一起放在貨架上,影響倉庫的整齊劃一;清掃時只掃貨物不掃貨架;清掃不徹底。
b、檢查中常見問題:
只在規定的時間清掃,平時見到污漬和臟物也不當一回事;
認為清掃只是清潔工的事,與倉庫管理員無關;
清掃對象過高、過遠,手不容易夠著,于是死角很少或干脆就不打掃。
46s管理清潔方面
a、主要表現:
突擊打掃很賣力,清潔維持難長久。
b、檢查中常見問題:
出于小團體的榮譽,為了應付檢查評比經常搞突擊性衛生打掃,當時清爽宜人,事后不注意清潔效果的維持,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一陣風";
簡單地停留在掃干凈的認識上,以為只要掃干凈就是清潔了,結果除了干凈之外,其他方面并沒有多大的改善;清潔化的對象只限于現場所管理的物品,對庫房頂上、窗戶外面等沒有清掃。
56s管理安全方面
a、主要表現:
安全意識淡薄,防范措施疏忽。
b、檢查中常見問題:
認為安全工作與己無關,是公司管理人員或電工的事;
認為物品的安全自己無能為力;
66s管理修養方面
a、主要表現:
工作缺乏主動性,就事論事,工作中沒有創新。
b、檢查常見問題:
只是按照規章制度的要求去做,不動腦筋想辦法如何做得更好;
認為只要做好本職工作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再花時間學習業務知識。
針對上述不良癥狀,的對策簡單地說。
一是在"整理、整頓、清掃、清潔""4s"中制訂工作規范,即倉庫管理要做到"兩齊"(庫容整齊、堆放整齊)、"三清"(數量、質量、規格)、"三潔"(貨架、物件、地面)、"三相符"(帳、卡、物)、"四定位"(區、架、層、位對號入座);
二是結合每周一次的不定期檢查,對結果進行張榜公布并通報全公司,責成責任單位負責人定期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