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MES必須先談生產,生產體系模型如圖所示,涉及人、財、物、信息等資源,產、供、銷等環節,以及供應商、客戶、合作伙伴等。
因為工廠級、車間級管理面臨著新的挑戰:需要上下游車間的高效溝通,信息的及時性、準確性,隨時面臨的計劃變動,越來越小的任務單元,越來越高的質量追溯要求,管理人員成本的不斷升高等。
MES從時間空間角度以及業務鏈條看,是企業管理中的不可或缺的領域和環節。
信息技術在企業中的應用,首先是解決生產過程控制的問題,而且發展迅速。接著就是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和手段,產生了以ERP為代表的一大批軟件。
因此,國際上公認的信息化總體架構是原則上將框架劃分為3層:PCS層、MES層、ERP層。
PCS層為底層,以硬設備為主,主要面向操作工人,實現生產過程操作運轉自動化,減少操作工人編制;
MES層為中間層,承上啟下,以生產運行管理軟件為主,主要面向生產管理人員,實現生產管理信息化,以及管理組織的扁平化和緊密化;
ERP層為最高層,以經營管理軟件為主,主要面向經營管理和決策人員,實現經營決策管理信息化以及管理組織的扁平化和集約化。
近期從最上層分離出決策層,演變成4層結構。突出實時制造性能監控、實時運營智能等管理理念。
(4)數據采集(裝置在線連接采集實時數據和各種參數信息,控制系統接口,生成生產數據記錄、質量數據、績效信息、臺賬累計);
AMR組織則又把按著11個功能實現的整體解決方案稱為MESⅡ(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olution)。其中生產資源計劃、排產與調度是主線。如圖所示。
(2)ERP與MES的界限是模糊的,有些功能有重疊。所以,其模塊邊界的劃分是有學問的。ERP不能代替MES,對流程行業尤其是這樣。
(3)以DCS為重點的控制系統,以ERP為代表的經營管理系統,以MES為核心的生產運行指揮調度系統,是企業信息化的3大領域,其中MES的效率和效益最具潛力。
(4)MES重點關注“人、財、物”的“物”,”產、供、銷”的“產”,以及生產運行的“安、穩、長、滿、優”。
(5)實施MES可先從基礎的、基本的模塊做起,再實施擴充的、增強的、高級的模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