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產咨詢】導讀
01
簡單介紹下自己目前的工作內容及重點。
這大多是面試官提的第一個問題,通過這個問題,在面試官了解你的同時,你也能充分展現自己。
在這個問題上要注意:把自己精彩的一面展示給面試官的同時,也可把自己的一點矛盾或困惑,甚至在工作中的一點無法解決的問題一并說出。這樣才能讓面試官覺得,你并不是一個完人,而是個實事求是的人,在工作中也真正動腦筋了。
選代表性的重點,簡明扼要地介紹自己,不要忘乎所以夸夸其談,說到面試官要打斷你。
延伸問題:
你認為該工作的難點或挑戰性在什么地方?
做一個好的質量工程師,你認為需要哪些技能或個人素質,你哪方面還欠缺?
02
對于現在工作的產線質量,你是如何進行改善的?
可以通過一個實例,將以下信息包含進去:
如何發現問題的,如何查找出問題的根源的,用什么方法,通過什么手段,怎么組織大家解決,是不是從系統到現場,將問題徹底解決的,有沒有一個防范的措施對這個改善的情況進行追蹤。
這個問題我們一定要選自己成功的、有代表性的案例進行說明。最好是嚴重的缺失,經過你的努力有了成效。
在回答這個問題時,根據成效的大小和質量問題的嚴重性,來選擇回答。
延伸問題:
有沒有遇到無法改善,或者改善成效不好的問題?你是如何應對的?
描述一次你必須與跨職能團隊合作,解決質量問題的經歷。
03
現在公司對于產線質量,使用了哪些方法進行控制的?
很多朋友長期學習,對先進的質量手法都會有所了解。但是要注意的是,
不要在回答此問題時,把你不是很有把握的質量控制手法說出來,
也不要在說的時候,讓人覺得你現在工作的企業,根本不可能用到這些控制理念或手法。
這樣面試官很有可能在要你回答第五個問題時,著重考察你,這樣反而讓你陷入困境。
延伸問題:
是否遇到質量控制失效的情況?最大的原因是什么?

04
是否有制定控制計劃、檢驗標準的經驗,如何制定一份好的檢驗標準?
一句話:一切標準為客戶,一切標準為企業。
也許大家覺得企業與客戶就和發貨與質量一樣,永遠是矛盾的兩個個體,但是大家要知道,我們制訂標準,為的就是平衡好這兩者的關系。
這個問題面試官要問的會比較少些,但是如果我們沒有經驗的時候,我們可以回答:
檢驗標準的雛形是根據我們客戶的要求進行,同時我們在某幾個點加入了怎樣的方法控制,是為了起到怎么樣的效果,如果后續工序發現此檢驗方法失效,我們又是如何去解決的。
延伸問題:
對于產品的外觀,如何制定檢驗標準?
05
對于數據的分析,目前使用過哪些方式?用簡明扼要的說明(SPC、MSA等),如發現不良情況又如何處理?
首先,必須讓面試官知道,你的分析及控制手法是可行的,有效的。
其次,你們是如何很好地運用此控制方法,去發現問題的,發現后你是怎么第一時間解決的。
很多企業都不能很好做到,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解決的程度,有的甚至控制手法原始而簡單,所以在這里,你就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融入進去,讓面試官覺得你的回答和你的現場管理比較優秀。
延伸問題:
您熟悉哪些質量分析工具和軟件?
具體質量工具的概念、公式和解釋。

06
在質量與出貨出現矛盾時,你作為一個質量工程師,如何處理的?
最重要最頭疼的問題出現了。但是也很簡單:協調。
在回答這個問題時,你一定要向面試官傳達一個訊息:在出現此問題時我第一措施就是協調,在不耽誤發貨的前提下,盡可能把不良產品控制在廠內。
如果是非常嚴重的質量問題,會危及到客戶安全或喪失產品功能的質量問題,你要表現出很強勢的一面,你可以上報質量主管及副總,在他們的協助和支持下,你是如何完美地解決此次問題的。
最后不要忘記說,通過此次事件在后續你是如何想方法去進行控制,以防止此問題再此發生的。
延伸問題:
請說說你工作中遇到的最常見的矛盾和沖突。你用什么方法來解決這些矛盾和沖突?
延伸閱讀:明知是不良品還要出貨,質量沒法干了
07
自己的下屬在進行過程檢驗時,與產線員工質量意見不一致發生分歧,你將如何解決?
這個問題面試官問的不是很多,但是問到也一樣的頭疼。
但是人出現歧義無非2點:標準表述不清。人員理解有誤。
所以你在到達現場后,了解了狀況后必須做出判定,但是也會有產量與返工的矛盾,這時你必須毫無保留地支持你的檢驗員,從而展露你的領導地位。
延伸問題:
有些時候,我們得和我們不喜歡的人在一起共事。說說你曾經克服了哪些方面的沖突,而取得預期結果的經歷。
08
你接受過哪些培訓?你對檢驗員與產線工人做過什么培訓?
只要是你熟悉了解的新方法新事物,都能算是你個人的培訓。
對人員培訓一定要是你很有把握的東西,并且最好說出在你培訓前后,工人的差異。
延伸問題:
你近來接受的哪些教育經歷有助于你干好這個工作?
你認為質量工程師在未來幾年內需要掌握哪些新技能?
你怎樣評估你的每位下屬的工作發展需要?采取什么辦法來培養他們的能力?
09
你對你現在的質量工作,有什么滿意的地方和欠缺的地方?
對你自己的滿意之處,可以是你之前回答的個人業績,也可以是自己通過培訓學習,認識到的新理念。
欠缺可以和你的第10題聯系起來,為什么去新公司?為的就是彌補欠缺。
延伸問題:
在這個崗位上有什么績效指標,你完成的狀況?失分的原因是什么?

10
你為什么要離開現在的公司,你選擇來我們公司的初衷是什么?
誰都知道跳槽的很重要一條就是薪水,但是不能明說。你可以避掉這塊。
比對你現在企業和新企業的不同,讓他覺得你就是缺這塊,在把你之前經驗帶來的同時也是來學習的。
面試官問這個問題其實也很沒有意義,感覺就和結婚時候牧師問愿不愿意一樣,只是例行,但是大家卻在上面放很多心思來說,沒必要。
回答這個問題不能緊張,要自然,讓面試官覺得你所說就是你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