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弘益導讀:
這期來學習TPS的基本技術之一 生產效率管理
所謂生產效率管理是指在投入了人、設備等生產要素并進行生產的情況下,掌握在相應的生產時間內生產出的成品和部件的數量,對其分析、管理。
1-1. 生產效率管理的目的
生產成本是由部件采購費、勞務費、設備折舊費、經費等組成的,為了企業獲得利益,并在與其他公司的價格戰中勝出,削減各項成本的工作是不可或缺的。
因此,不僅僅針對實際從事生產的人的活動,也必須針對包含營銷、設計、研究開發等活動在內的企業的整體開展廣泛的改善活動,并進行評價。
在生產現場,也要以削減需支付勞務費的時間為目的,推進工數低減活動。
1-2. 生產效率管理的作用
(1) 生產現場的評價指標
•每人每小時的產量
(2) 決定經營政策的基本資料
•對新事業的投資
•設備投資計劃
•成品、部件的內部生產與外部生產的轉換
1-3. AW的生產效率管理體系
1-4. 關于AW的生產效率管理體系
1-4-1.生產效率提高率
生產效率的提高率是評價工場生產效率的基準。
其目的在于對比上一年的實際生產效率,評價今年的生產效率處于什么樣的水平,掌握各問題點(出勤率、間接時間、應動率等)對生產效率的影響程度,從而轉入改善。
1-4-2.生產效率管理所涉及的時間段
1-5.工數
1-5-1.所謂工數
工數是指工人在生產現場生產一個成品或部件所花的時間。
1-5-2.工數的分類
對于生產現場而言,工數是不能與之割離的重要的東西,在組長進行現場管理時,工數也很重要。那么,為了生產現場能通過減少工數進行生產效率管理,我們有必要掌握每天的工數。但是,僅僅掌握工數是不能減少工數的,有必要掌握找出使工數不合理的根源的本領。
因此,作為把握生產現狀的方法,你至少有必要理解如何對線體均衡、應動率、工數差進行分析。
(1)線體均衡水平引起的工數不合理
(2) 應動率惡化的主要原因
① 由設備異常及間歇停線帶來的停線損失
② 由不良品、返修品帶來的損失
③ 換產帶來的損失
④ 材料、部件缺貨
⑤ 作業時間波動
(3)有工數差時,應動率可能會因需求數比例變化而降低。
1-5-3.工數的意義
在現場設定的工數值,可用于如下工作中:
① 成本管理…是估算產品成本的基礎數據
② 人員計劃…是計算作業負荷的資料,也是定員計劃、聘用計劃的基礎數據
③ 生產效率管理…可估算提高生產現場生產效率努力力度的數據
④ 設備調整計劃…也是引入新設備的基礎數據
除了以上所說的四項工作,在制定生產計劃方面,工數也作為重要的數據被廣泛運用。
1-5-4.關于基準工數的設定
基準工數以上年1~11月的實際情況為依據設定。從本年度1月份開始使用該基準。
---------------------------------------------------------
閱讀完此文章您有什么想法?問題?疑問?建議?意見?想和一起閱讀此文的其他益友互動交流?想和我們的精益咨詢專家探討?
您可以1.【直接回復我們】
2.加【互動Q群】
3.到【微社區】
三個方式參與互動
---------------------------------------------------------
如果您覺得有用,請分享給您的朋友和同事,您的支持是我們努力的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