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錯法概述
三、產生失誤的一般原因
產生失誤的基本原因有以下九個:
1、忘記:
即忘記了作業或檢查步驟,比如忘記在打螺絲之前先裝上墊片。
2、對過程/作業不熟悉。
由于不熟悉作業過程或步驟,產生失誤就很難避免,如讓一個剛經過培訓的新手去焊接工序,產生失誤的概率比熟手肯定大得多。
3、識別錯誤。
識別錯誤是對工作指令或程序判斷或理解錯誤所致。如作業標準書指明更換IC時需同時加熱各引腳,但修理作業員理解為逐個加熱各引腳。
4、缺乏工作經驗。
由于缺乏工作經驗,很容易產生失誤,如讓一個從未在企業中做過的人去進行制造過程管理,就比較容易產生失誤。
5、故意失誤。
出于某種原因,作業者有意造成的失誤。
6、疏忽
這類失誤是由于作業者不小心所造成,失誤的很大一部分是由此類原因造成。
7、行動遲緩
由于作業人員判斷或決策能力過慢而導致的失誤,如錫槽焊接時間為3秒之內,而作業員5秒后才將漆包線從錫槽內拿出,而導致絕緣不良。
8、缺乏適當的作業指導
由于缺乏作業指導或作業指導不當,發生失誤的概率是相當大的。如裝配機殼,假設正確的裝配方法是先裝一顆螺絲,后裝對角螺絲,第三步裝其余螺絲中的一個,如作業指導為隨機裝配螺絲,則可能發生裝配間隙等失誤。
9、突發事件
由于突發事件而導致作業人員措手不及,從而引起失誤,現實中此類原因引起的失誤較少。
四、制造過程常見失誤
制造過程不同,其失誤種類也千差萬別,精弘益咨詢大致可歸為以下幾類:
五、交易過程的常見失誤
交易過程常見失誤有以下幾類
1、文件中漏掉重要信息。
2、文件中存在錯誤信息。
3、文件中存在與該交易無關的重要信息。
六、三類檢測方法
檢測是進行質量控制的有效手段,根據檢測的性質及進行檢測的階段,可將其分為三類。
1、判斷型檢測
2、信息型檢測
3、溯源型檢測
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介紹:
1、判斷型檢測
判斷型檢測是指在通過對產品的檢測和挑選,以將不合格品從合格品中挑選出來的檢測方法,一般LQC所進行的檢驗和測試均為判斷型檢測。
2、信息型檢測
信息型檢測是通過抽樣方法取得檢測數據,并利用此數據,來監控生產過程的穩定性。統計過程控制(SPC)方法所進行的檢測即為信息型檢測
3、溯源型檢測
溯源型檢測是對過程的作業條件進行檢測和確認,以保證在作業之前即滿足高質量生產所需的條件。如新產品開發設計過程的設計數據審查及測量系統評估即為溯源型檢測。
我們在來看看這三種檢測方法的比較
1、判斷型檢測
判斷型檢測是一種事后補救方式,它不能防止缺陷的產生,只可以發現并隔離缺陷并為后續改鄯提供某些信息,相當于救火。等到火警發生才去撲救,往往損失慘重。理想的過程應該是免檢的,即通過預防使過程缺陷為零,自然無須去檢驗,由于質量管理水平有限,目前絕大多數公司都在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判斷型檢測,在質量管理水平很高的公司投入在判斷式檢測上的資源相對要少得多,當然最終的目標是完全取消判斷式檢測。
2、信息型檢測
信息型檢測帶有預防性質,雖然它在抽檢時間上是與生產過程同步進行的,但通過信息型檢測可以及時發現過程是否處于統計受控狀態,一旦有失控跡象,可以靈敏地在控制圖上顯現出來,從而可以將缺陷原因消滅在萌芽狀態。信息型檢測投入的成本比判斷型檢測少得多,效果也好很多。目前質量管理水平較高的公司均廣泛采用信息型檢測技術。
3、溯源型檢測
溯源型檢測是真正意義上的預防型檢測。它通過對源頭上即設計時間進行檢測從而確保產品和制造過程設計能夠滿足質量要求。根據質量杠杠原理,在此階段的檢測收益比判斷式檢測高一百倍,目前很多公司已認識到溯源型檢測的意義,開始探索和實施溯源型檢測。
---------------------------------------------------------
閱讀完此文章您有什么想法?問題?疑問?建議?意見?想和一起閱讀此文的其他益友互動交流?想和我們的精益咨詢專家探討?
您可以1.【直接回復我們】
2.加【互動Q群】
3.到【微社區】
三個方式參與互動
---------------------------------------------------------
如果您覺得有用,請分享給您的朋友和同事,您的支持是我們努力的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