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S的基本推進方法
?
▌2-1.JIT
構成成本的三要素是品質、交貨期、數量,TPS將在適當的時候向客戶按所需數量提供其所要求的商品的方式稱為JUST IN TIME.。
要實現JUST IN TIME,必須遵守生產流程化、由需求量決定節拍和(由后工序到前工序取料的)后工序拉動三個原則,還需要以 “平準化生產”為前提條件。
圖中的看板和搬運則相當于為了實現JUST IN TIME而連接各工序的動脈和自律神經。
▌2-1-1.目的:縮短生產周期
所謂"生產周期"是指從工廠接到定單到發貨的時間。
-
生產周期=A+B+C
-
A:該產品的生產指示信息的停滯時間
-
B:該產品從準備材料到到第一臺成品下線的時間(加工時間+停滯時間)
-
C:從第一個成品下線到所有成品下線的時間
實際上與生產周期lead time相關的兩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
①生產的批量。生產的批量越小,那生產周期就越短了,批量為1是最好的。
②生產的連續性。這一方面主要強調:在正常生產時,生產線不出現停線的狀況。那必須考慮工藝均衡、考慮線速與工藝的一致、考慮線外輔助作業、考慮設備異常的處理、考慮物流配送方式的優化;在換產時,需要一步到位等。
今后的定單可能來得越來越急,而對客戶而言,我們要做的就是JIT供貨,如何縮短生產周期就變得尤為重要了。
▌2-1-2.基本原則1:生產流程化
要做到在必要的時間按照必要的量搬運、生產必要的東西,必須進行流水線作業(強調的是生產不停線,持續生產)。若從各工序來看,它指的是半成品一個接一個的流向下工序;如果從設備設置來看,它指的是設備流水線化。若從整個工廠內的物流來看,它指的是整流化。
實現生產流程化所要求的各方面的條件:
1.物品方面
-
1個流程
-
同步化
-
沒有停滯
2.人員方面
-
1人負責多個工位
-
多面手化
3.設備方面
-
按工序順序來擺放設備
-
能夠按物品流程進行整流生產的設備
4.批量生產工序的小批量化
-
縮短換產時間
▌2-1-3.基本原則2:由需求數決定生產節拍
為了以適當的速度按必要的量生產必要的東西即為了實現JIT生產,必須根據銷售定單量來決定生產節拍。
-
節拍時間=每天的生產時間/每天必須生產的數量
這里的節拍指的是在生產定時的情況下,要根據生產的數量來決定節拍。
▌2-1-4.基本原則3:后工序拉動
在這里講的概念涉及一個前提,那就是前工序要根據測算先在線體后設置合理庫存。
所謂后工序拉動指的是后工序在必要的時候、按必要的量到前工序的庫存區去取必要的半成品;前工序在后工序取走一部分庫存后,按照相應的看板信息僅僅補充生產被后工序取走的量(后補充生產)。以后工序拉動的方式來實現Just In Time。
▌2-2.平準化
要在必要的時間按照必要的量搬運、生產必要的東西,平準化生產是前提條件。平準化是指將要生產的東西(與銷售相掛鉤)的種類和數量(和工數的)的平均化。
(1) 種類的平均化
是指在一定線體上生產的產品的種類在任何一時間段內都是平均的。
(2)生產量的平均化
是指每天(或每時每刻)的生產量是平均的。
如果沒實現平準化,生產就會出現淡季或旺季,人•料•設備都必須儲備最大量,會成為大量浪費的根本。
① 在前工序出現多余的庫存
②若在沒有庫存的情況下生產。。。前工序的負荷偏大
若后工序的生產沒有做到平準化,前工序不僅要備大量庫存,并且還會造成前工序的生產波動,產生很大的浪費。
想獲取更多精益相關文章請移步官網下載: http://www.gutianle88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