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解析:
一家好的公司,績效正規的企業,不管是職能部門還是業務部門,年終考核的套路都是一樣的,所以,僅在此考慮小公司的職能部門。職能部門用360做年度考考評有較大的優勢,同時可進行部門級、個人層面的分析,同時借鑒昨天牛人們的打卡做以下分析:個人層面:
1.德:是否有打架斗毆、勞資糾紛、部門不和諧的情況出現,這個可在獎懲文件中收集;
2.能:大部分的員工在公司都是普通員工,沒有特別出彩的工作表現,但是我們可以從員工工作效率,培訓參與度,自學情況,合理性建議等方面進行考察。
3.勤:員工考勤 這在每個公司都是必不可少的吧,而且相對來說數據收集較容易;
4.績:對于職能部門來說,績效就相對難一點,大部分是服務性質,為他人作嫁衣的工作。不過,細挖下去還是有跡可循的,如人力資源部:招聘完成情況,勞動糾紛,社保購買及時與否,是否被其他部門有合理性投訴等。 部門級:話說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說的就是合作帶來的優勢,再優秀的個人也需要團隊的力量才能成大事。
對于部門級主要考慮:
1.部門年度目標的完成;
2.部門年度經費是否超標;
3.部門目標與公司目標的合一性;
4.部門的隱性表現,如服務滿意度,與其他部門的配合情況,上級領導交辦事情的完成效率等等;
5.部門領導的年度考卷:部門領導在一個部門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好的領導是能夠讓手下的兵發揮出最大的組合優勢。其實在很大的程度上,部門領導的年終考核成績大都依賴于部門級考核。
對于如何減少人為評價的偏性和爭議,讓職能部門的年終考核更加公平公正?
我的看法是:職能部門工作不好量化,并不代表不能量化,想讓其考核更公平公正,量化其目標,工作內容及任務是最好的解決方式。同時,我們的考評不一定單純的需要同其制定的目標進行比較,同以往,去年,前年的工作表現比較未嘗不是一種考核。職能部門有其特殊性,縱向的比較,一年比一年好也是很大的進步。
每個公司都有其特殊性,不管采用哪種方法,適合自己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