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HLEAN學堂 > 效率提升技術 >
培養多能工,實現少人化 發布時間:2015-12-09        瀏覽:
       少人化是精益生產提高效率的目標之一,就是用最少的人員滿足顧客的生產需求。為了降低人工成本,精益生產提倡通過提高效率實現少人化。但是,怎么提高效率呢?很多工廠原先有很多作業員,后來由于提升了效率,不需要那么多了,所以要解雇作業員,而少人化的含義是,從一開始就用最少的人工作,從而避免以后出現解雇作業員的痛苦現象。為了迅速對應這些變化,作業人員必須是多能工,必須改變定崗定員、單一工序操作的傳統觀念,通過交叉培訓等方法培養能操作很多工序的多能工。

一、培養多能工的意義

1.培養多能工是推行“一個流”的關鍵

“一個流”、“單元式作業”等作業方式對作業員的要求很高,只有多能工才能具備熟練操作單元內各個工序的技能,推動“一個流”、“單元化生產”等作業方式的實現。

2.培養多能工是實現“少人化”的必要手段

“少人化”是效率提升的體現,是生產柔性化和低成本的要求,但在定崗定員的狀態下是無法通過工序合并來實現“少人化”的,因此必須要培養多能工。

3.培養多能工有利于員工工作技能的提升

在促進作業人員多能化的過程中,培養者和被培養者可以實現共同進步,老員工的經驗技能可以不斷迅速地傳給后來的人。

4.培養多能工能減少員工職業倦怠的情況出現

長時間重復同一項工作容易導致職業倦怠,從而影響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嚴重的會出現士氣下滑、人員離職等情況。實行“輪崗”和“一人多崗”作業,可以豐富員工工作內容,激發員工工作激情、滿足感和成就感,充分調動其工作主動性和積極性,減少職業倦怠的情況出現。

5.培養多能工有利于人才的儲備和培養

培養多能工是人才培養和儲備一種方式,當關鍵崗位人員流失時,多能工可以迅速頂替上去,減少對生產造成的影響。

二、培養多能工的方法

1.班組內的管理人員(班長、組長)帶頭進行相互之間的崗位輪換,向班組內的員工進行親身示范。

2.班組內定期輪換:將班組工作進行分割為若干作業單位,并安排全體作業人員按照一定順序進行作業輪換,理論結合實際進行教育和訓練,最終達到培養多能工的目的。

3.工位定期輪換:以2~4小時為單位進行有計劃的作業交替。

4.利用工余時間進行“師帶徒”式的培訓,請有經驗的老員工進行“傳、幫、帶”。

5.舉行多能工勞動技能競賽,激發員工學習新技能、成為多能工的興趣和激情。

6.完善分廠內儲備人才制度,對關鍵重點崗位進行后備人才培養。

三、衡量培養多能工成果的指標

1.多能工培養成果可通過“多能化實現率”來衡量,計算公式如下:

2.多能化實現率=∑(每個作業人員完成多能工訓練的工序數)×100%

国产一级在线观看|天天爱天天做天天添天天欢|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播放|国产精品黄页免费高清在线|欧美精品国产制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