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HLEAN學堂 > 效率提升技術 >
如何實施少人化和省人化(招工困難對策方法) 發布時間:2015-12-09        瀏覽:
豐田定義的高效是從市場需求的角度出發的。比如說10個人一天生產100件產品,現在有一種方法提高了生產能力,10個人每天可以生產120件,但是市場需要的標準一天只要100件,所以這20個是多余的。沒有賣出去反而是浪費,因為你要庫存,你要設備,這是更大的浪費。

那么真正的高效是什么意思呢?豐田并不是增加生產能力,真正的高效應當是仍然生產100件,但只需要9個人去生產,就是說,高效并不是要求10個員工造出120件,而是100件讓9個人去造。這樣節省下來的人如何辦呢?豐田在這里顯現出了它對于高效的創造性辦法,那就是“少人化”,或者叫“一人工”。

 

什么叫“少人化”?

就是根據產量的多少來增減人工,這樣的生產線也叫做“少人化生產線”。這種“少人化生產線”并不是獨立存在的,通常,這種“少人化生產線”會安裝在一個大車間中,把“少人化”的專用生產線集中起來編制成多人的生產線。
這樣,每條生產線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動增減工作,而節省下來的員工可以隨時調到其他生產線工作。所以,在豐田,每一個在生產線上工作的員工都是“通才”。也就是說,員工都是多面手,都可以操作不同類型的機器。暫時沒有工作安排的員工做什么?那就接受培訓,學習新的技能,成為車間中的“通才”,可以隨時在其他生產線上產出效益。

 

TPS的少人化和省人化

TPS講的“少人化”譯英語是Flexible Manpower Line(人員需求的柔性化的生產線)而不是manpower saving,后者的意思TPS稱為“省人化”


少人化(Flexible Manpower Line)的定義:
TPS對少人化的定義的日語原文是:“必要生産數に応じて、生産性を落とすことなく、何人ででも生産できるラインを作りあげることを少人化という。生産の増減があっても、それに比例して作業者數が増減できず、常に、作業者が一定數必要なラインを定員制ラインという。”

譯為中文是:建立與需求的產量相對應的,在不減少生產效率的前提下,用幾人都可以進行生產的生產線,就是少人化。即使遇到生產量需求波動,作業員人數不會與之成比例地增減,通常之下,生產線人數固定的定員制生產線。

省人化(manpower saving)的定義:
TPS對省人化的定義的日語原文是:“作業改善や設備改善により、人を一人単位で省くことを省人化という。”

譯為中文是:通過作業改善和設備改善等,實現以“一個人”為單位的人力節省。

 

省人化和少人化的區別
省人化通過作業改善來減少人數,降低成本。少人化配合生產量的變動,調整編制人員。

 

以省人化為目標實施自動化,當減產的時候,產量減少的部分就與人員減少不成比例。所以要打破定員制的思維,從省人化向少人化努力,想辦法設計適應產量變化的,無論幾個人都可以生產的生產線。


因顧客的需求量減少,生產臺數會減少,人員也會減少,所以必須努力做好少人化的工作。
(1)省力化。不消除浪費,就引起高性能的機器,即使節省0.9人的工作量,也只是使作業者更輕松而已。0.1人的工作量同樣還是需要一個人。
(2)省人化。減少人員,必須取得作業者的理解,得到他們的協助。因此:

●要讓作業者充分認識到除作業所必需的時間外,還有閑余時間。
例如,生產線的運轉節拍時間是50秒,自己只用35秒就做完了,那余下的15秒什么都沒做,只是站著而已,這樣,讓他人和自己都認識到有空余時間,給他增加作業量的阻力也就會減少了。
●減少人員時,從優秀的人員中減少,讓優秀的人員去擔當更重要的工作。 很多企業減員往往都是減少不好用的人、不熟練的人、做得不好的人。這樣做的話,留下的員工成長空間有限,而且往往還造成士氣低下,是一種處罰性的負激勵。
如果從優秀的人員中減少,讓優秀的人員去擔當更重要的工作的話,對表現好的和表現不好的人員都是一種莫大的激勵。
(3)少人化。需要以最少的人員來對應市場的需求,把這個叫做少人化,它是與降低定員制的少人化有區別的,為此要:

無論誰都能簡單作業的標準化;
●在機械設備上安裝腳輪,可以使其自由地運動;
●消除有距離的小島,集中在一個地方作業,管理多個工程;

●進行輪換作業,培養出無論哪個工程都能做好的人才;
●拋棄“這個工程是由多少人員編成”的這種定員制的考慮方法;

●9人每天8小時工作不如8人每天9小時工作。


少人化活動的推進方法


1. 流程式生產:讓在制品一個接著一個依制程規定順序完成所有生產作業,確實達到平穩化與均一化的目標,建立以最少人數與最適機器從事最精生產的根基。

 


2. 作業標準化:確實讓所有的生產作業單純化與標準化,避免當制程變更、產能變動、人員異動等狀況產生時,以減少進行職場教育訓練的時間與費用,期使在短期內迅速順利投產。

 


3. 人機可分離:傳統自動化往往是人員必須一直在機器旁,尚須用到部分無法離開機器的人力資源才能完成生產任務,少人化生產則盡量設法做到人員的工作與機器的運作能各自分開獨立。

 


4. 一人多工程:訓練作業員能同時承擔前后若干制程的相關作業,而不再是僅會操作一人多機的單能工,應積極使全員皆是精明能干的多能工好幫手。

 


5. 可移動設備:制程變動機會愈形頻仍,固定式機器設備的拆卸與安裝實屬不易,因此設備應具備體積小型化與拆裝簡易化的機能,并可在機架下方安裝多只可移動的腳輪,使搬運與遷徙更為便利。

 


6. 非定額編制:傳統生產作業不論產量多少,大多數工廠均采用固定編額制,生產少人化則應使設備操作員隸屬非固定編額,人員可依生產產量的多寡而進行增減調整。

 


7. 交接互助帶:當多能工在進行復數制程的作業時,前后交接的制程仍無法完全劃分清楚,應朝發揮橄欖球式團隊運作,藉由銜接制程部分的交集區域,共同完成互助合作與支持協助。


總之,在現存消費需求巨變的環境之中,制造廠商為了持續發展與延續生存,必須配合市場有理與無理的需求變化,盡量藉由壓低制造成本來換取應得的利潤。而具有靈活彈性特色的“生產少人化”制造新策略,是為降低成本的具體可行方法之一。

国产一级在线观看|天天爱天天做天天添天天欢|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播放|国产精品黄页免费高清在线|欧美精品国产制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