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層來說,溝通時機的選擇尤為重要,因為它關系到溝通的暢通與否。那么什么時候是溝通的最好時機呢?
前者是因要與新員工確定工作職責和工作內容,明確組織和個人對他的期望,透過這個溝通,還能對新員工的情況做一了解,幫助其制訂學習和培訓計劃,使其盡快融入團隊中。至于后者,中層領導一定要對其為企業所作出的貢獻表示感謝,并了解對方離職的真實原因和對企業的看法、意見,以便于今后更好地改進工作。同時對辭退的員工也要充分肯定其對企業的貢獻,解釋辭退原因,并表明自己的態度,提供個人建議,詢問其對企業的看法等。
溝通是一件永無止境的事情,中層領導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與對方溝通,但如果要想做到最好,建議還是找一個恰當的時間。
每位中層領導在此時都要與員工進行一次績效溝通,根據其目前的績效完成情況,肯定成績,指出問題和不足,提出改進工作的建議和要求,以幫助他們完成績效任務。做完這些工作后,要向上級領導匯報有關工作,需要與領導認真溝通,聽取領導意見和建議。
此時的溝通,重在向員工解釋變動的原因及這種變動對企業有什么好處,同時還要征求下屬對這種變化的看法,最后對變化的工作職責、內容進行重新確認。
一般而言,這種情況常采取正式公布或會議發布的形式向下屬做出說明,但如果是一些不便于大面積公布的,則可采取私下溝通的方式進行通報。
在與上下級溝通時,中層領導要靈活運用自己的肢體語言,如贊許性的點頭,恰當的面部表情,積極的目光相配合;不看表、翻閱文件、拿著筆亂畫亂寫。如果對方覺得你對他的話很關注,就會樂意向你提供更多的信息,否則即使知道,也怠于向你溝通、匯報,甚至還會因此引起對方的反感。
要使溝通富有成效,領導必須注意自己的肢體語言與自己所說的話的一致性。因為肢體語言在溝通過程中非常重要,有50%以上的信息可能是通過肢體語言傳遞的。所以,當你與人溝通時,既不要坐姿過于后仰,給他人造成高高在上的感覺,又不能過于前傾而對他人形成一種壓力,而是把握好身體語言的尺度。
在同一個組織中,不同的人員往往有著不同的年齡、教育和文化背景,這就可能使他們對相同的話產生不同理解。因此,作為中層領導要注意到這種差別,不要為了顯示自己的領導風范而總把自己當成專家,使用生僻、文縐縐的語言,而是要盡量使用簡單的語句。有這樣一個故事,說明了溝通時使用口語的重要性。
由此可見,過分修飾自己的語言,不使用簡單的語言、易懂的言詞來傳達信息,無視對方的年齡、學歷等因素,必將使自己的溝通陷于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所以,溝通時不妨多用用“呃”、“噢”、“我明白”、“是的”或者“有意思”等來認同對方的陳述。通過說“說來聽聽”、“我們討論討論”、“我想聽聽你的想法”或者“我對你所說的很感興趣”等,來鼓勵說話者談論更多內容。
另外,中層領導在與他人溝通時,要盡量保持理性和克制,如果‘情緒出現失控,則應當暫停進一步溝通,直至恢復平靜。
精益管理咨詢認為溝通的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如果信息沒有被傳遞到所在單位的每一位員工,或者員工沒有正確地理解管理者的意圖,溝通就會出現障礙。所以,每一個中層領導都要掌握一定的溝通藝術,把溝通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