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也可以看做是在影射平級之間缺乏交流溝通而引起猜疑?,F實工作中,平級之間以鄰為壑,因缺少推心置腹的溝通交流,而引起相互的猜疑或者互挖墻腳。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平級之間以自我為中心,過于看高、看重自己的價值,而忽視其他人的價值;有的是人性的弱點,不敢承擔責任;還有的是利益沖突,唯恐別人比自己強。因此,中層在與同級進行溝通時,要掌握以下幾招。
同級之間的特殊性表現在:二者既是天然的“合作者”又是潛在的“競爭者”。這種微妙的人際關系,必然會產生既渴擴合作,,又警覺“競爭”的復雜心理。聰明的中層,應設法避免誘發對方“競爭”的心理,逐步建立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的協作關系。 當然,消除“心理屏障”不是靠口頭說說,“口頭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依然解決不了問題。因此,應該用實際行動向對方表示出自己積極做好本職工作是出于責任,絕無壓倒同級的私心雜念,同時,還要做到對自己成績的取得是同級之間密切配合、共同努力的結果,而不是個人因素。最關鍵的一點是,要為同級取得的成績感到由衷的高興。這種“無聲的溝通”,更能讓同級有種踏實、安心感。
大凡善于主動溝通的中層,彼此之 “心理防線”就會變得脆弱,甚至迅速消除??梢哉f,良好的溝通是中層領導處理好與同級關系的重要因素。
所謂“見賢思齊,強者為師”,說的是在與對方溝通時要主動地向強者中層看齊,虛心地向強者中層學習請教。這是中層處理同級之間關系的重要原則。由于每個人的資歷、閱歷、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不同,使得無論在能力、水平、氣質及修養等方面存在差異,因此中層領導要多向其他強者、能者中層學習??吹絼e人比自己強,在向他人學習的同時,還要思忖與他人的差距在哪里。“三人行,必有我師”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傊?,只有做到既不嫉賢妒能,同時以謙虛的態度學習,才是一名真正的溝通高手,也才能成為一名真正的優秀中層。
當其他中層在工作中遇到困難、挫折或者出現“漏洞”時,如果你在此時能伸出援助之手,指出其問題所在,幫助其渡過難關,這對其來說將是一種莫大的幫助,甚至會使對方難以忘懷。而且,這種助人為樂、雪中送炭的精神,是當代每一位中層所應具備的。
由此可見,助人就是助己。只有真心幫助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幫助。這種道理,每位中層不光能懂,還要親身實踐,并做出榜樣來。
過于張揚的個性,會給對方造成誤會,使彼此之間的關系更為緊張。因此,中層領導在與其他中層進行溝通時,一定要認清形勢,克服自三鋒芒畢露的壞習慣。
每一位中層領導是不是應該從富蘭克林的身上學到什么呢?是的,別再過分張揚自己的個性了,適當地收斂下,讓自己以一位智者的身份出現,或許更能得到人心。
同級領導之間發生摩擦是在所難免的,對同一件事情即使有不同的看法,也要本著“對事不對人”的原則,即時處理好這一問題。這正如美國著名成人教育家戴爾·卡耐基所說:“在多數情況下,同級領導之間爭論的結果只會使雙方比以前更相信自己是絕對正確的,你贏不了爭論。要是輸了,當然你就輸了;如果你贏了,還是輸了。為什么呢?如果你的勝利是你的同級領導的論點被攻擊得千瘡百孔,證明他一無是處,那又怎樣?你會覺得揚揚自得。但他呢?你使他自慚,你傷了他的自尊,他會怨恨你的勝利。而且一個人即使口服,但心里并不服。最糟糕的是,轉過身來,你們還要在同一個屋檐下共事。”
一個優秀的中層,要想與平級之間的溝通變得更好,必須要開誠布公,相互尊重。如果雖有溝通,但不是敞開心扉,而是藏著掖著,相互鉤心斗角,那還是達不到溝通的效果。所以,試著用用上述的五招溝通力法,必將使你的溝通變得順暢無比。
精益管理咨詢告訴你:管理就是溝通。對中層領導來說,什么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呢?管理學家和一些大企業的負責人給出了這樣的答案:溝通能力。任何問題都可通過溝通來解決和改善。作為由層領導,其溝通能力應占80%,而其他能力則占20%。所以,中層需要發現并重視溝通的重要作用,培養自己的溝通意識和提高溝通技能,并使之上升到戰略高度來加強,如此才能進步得更快,企業也才能發展得更快、更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