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發表了“改變世界的機器”的著名報告,總結了豐田的生產方式,指出它的重大歷史意義,并把日本取得成功的生產方式稱為精益生產。精益生產的基本目的是,要在一個企業里同時獲得極高的生產率、極佳的產品質量和很大的生產柔性;消除價值流中的一切浪費。
精益生產咨詢認為精益生產體系的結構可以簡述為:一個基礎、七個支撐和追求七個“零”的極限目標。
一個基礎:
即以5S為管理手段的良好現場基礎。所謂5S,即整理、整頓、清掃、清潔和素養。
拉動式生產方式
七個支撐:
(1)生產的快速轉換與維護體系;
(2)精益品質保證與防錯自動化體系;
(3)柔性化生產體系;
(4)均衡化和同步化體系;
(5)現場作業IE研究體系;
(6)生產設計與高效物流體系;
(7)產品開發設計體系。
七個極限目標:
(1)零切換調整;
(2)零庫存;
(3)零浪費;
(4)零不良生產;
(5)零裝備故障;
(6)零生產停滯;
(7)零安全事故。
日本汽車業運用精益生產方式,終于超越美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生產國。美國通過對日本成功經驗的認真總結和提煉,在實踐中學習精益生產方式,也取得了較大的成功,1990年其在北美的市場份額終于超過了日本。
精益生產作為一種新的生產管理模式,在國外汽車制造業應用的成功,引發了國內企業的興趣,紛紛開始學習和嘗試精益生產管理方式。如東風汽車集團、一汽集團、躍進汽車集團等。
但是國內汽車制造業,對精益生產的移植和引入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出現了如下的問題:
(1)僅在整車裝配廠部分實現了看板取貨制,對下游零部件廠的生產管理并未做更深的擴展和推進。即僅推出了供參觀的樣板廠或樣板車間。
(2)零部件廠的生產管理多數依然采用傳統的方式來保證滿足整車廠的需求,缺乏進一步改善生產管理的動力,因此浪費依然大量存在。
(3)企業并沒有從完善整個價值流出發來著手推進精益生產,而僅是一種管理工具形式上的改善(如有的企業就是增加了一些要貨看板)。
(4)盲目照搬國外精益生產的方法和形式,導致了管理紊亂。
(5)企業對開展精益生產的漸進性和持久性認識不足。
實施步驟
(一)需求拉動式生產方式的實施準備
1、思想轉換準備
需求拉動式生產方式以精益思想為指導,因此要實施推進,必須先做思想上的轉變準備。國有企業習慣了計劃經濟模式下的生產管理,從生產到采購習慣了大包大攬,因此必須對員工甚至包括一些主要管理人員進行精益思想的培訓,幫助他們轉變思想觀念,通過組織專題學習、討論等形式將精益思想傳達和灌輸給每位員工。我們東風汽車懸架彈簧公司通過公司和部門兩級學習和討論的方式,在全公司開展了精益思想的宣傳和學習;通過各單位每周的部務會和班組會形成制度化的學習方式,組織相關管理人員集中學習精益生產業務知識,促進員工思想觀念的轉變。
2、現場改善準備
需求拉動式生產管理需要基本良好的現場作為基礎支撐,因此在決定實施前必須要對現場進行必要的整頓和規范管理。我們公司是以現場的定置管理、物流的規范和庫存的壓縮來切入的:重新劃分主要在制品區域,實行定置管理;按目視化要求更新工位器具,規范物流程序;規范現場各類作業文件和質量記錄;壓縮成品庫存和工序在制品等,從而使現場達到整潔規范。
(二)需求拉動式生產管理的支撐體系
1、現場支撐
一個基本良好的現場是實施前的必要準備,也是保證系統能持續運行的必要支撐,現場的無序和混亂勢必影響需求拉動式系統的運行和效果。需求拉動式生產方式對現場的管理主要是通過“5S”方式來達到的。
2、質量支撐
良好的產品質量可以使生產系統健康高效的運轉。通過實施ISO9001和QS9000質量標準,落實標準體系要求,履行“預防為主,持續改進”和“一次做好”的原則,切實提高產品的實物質量,從而更有效地滿足顧客的要求。
3、裝備支撐
有效的裝備保證直接決定了需求拉動式生產系統的實施效果。通過全面生產管理對裝備進行全員的管理和維護,變傳統的搶修式管理為預檢修式管理,對故障加以分析和控制,提高裝備對生產的保證作用,不僅可以有效滿足產品準時交付,更可以大大降低生產成本。
實施注意事項
全面實行拉動式生產。堅持以銷定產的原則,把后道工序作為前道工序的用戶,以各條汽車裝配線為龍頭,以總裝拉總成,以總成拉零件,以零件拉毛坯,以毛壞拉材料物資供應,實行拉動式生產。
除了轉變思想外,主要抓了以下幾個環節:
(1)努力實現均衡生產
均衡生產是拉動式生產的前提。均衡不僅是數量,而且包括品種、工時、設備負荷的全部均衡。設備、工裝始終處于良好狀態,材料、毛坯供應準時,工人技術平和出勤率良好、穩定等都是重要條件.
(2)組織看板生產
供應鏈之間的看板取送貨,使在制品儲備大量壓縮.
(3)計算機輔助生產管理
在生產處應用計算機進行全部技術文件管理、整車計劃管理,零部件計劃管理和生產統計、分析管理。并準備與銷售、供應、協作、財務等部門聯網,實現資源信息共享。
總裝配廠和個別專業廠試行計算機對生產過程的作業控制,逐步實現多品種標準化生產,整車與總成、總成與零件的同步化生產,把拉動式生產真正提高到現代化管理水平上來。 是實現均衡生產的前提和保證。各個環節都提供保障才能實現生產的均衡,尤其是在壓縮在制品的情況下組織均衡生產難度更大、更艱巨。
為此,全廠全方位地加了管理,組織了材料(毛坯)、工具、機床備件的準時化供應工作。各方面管理都開始了全神貫注的投入,后勤方面努力提供時化的優質服務,建立準時化生產體系。
為實現均衡生產,公司每月按銷售要貨計劃編制裝車計劃,并根據市場需求,適時調整,做到不暢銷的產品迅速停止生產,市場暢銷的產品盡快作出安排,初步實現了多品種汽車混流裝配,不斷提高均衡生產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