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商業時代
首先,讓我們來看一看傳統商業模式背后的供應鏈邏輯:
傳統商業時代
概念解釋:
工廠:商品的生產者,他們遠離消費者,對流行不敏感,所以他們為了規避風險,不會主動生產商品,而是被動的接單定制。
總經銷商 :商品的設計者,他們一方面連接工廠,對生產工藝和成本很熟悉,另一方面他們通過下級經銷商連接消費者,對消費者喜好和流行款式很敏感,因此總經銷商是供應鏈的核心。
能力強的總經銷商還能夠打造出知名商標,成為“品牌商”來獲取高額利潤,如李寧,杰克瓊斯,耐克等。能力弱的就只能做普貨,甚至假貨/仿牌來獲取很低的差價收益??偨涗N商有千千萬萬個,我這里為了讓圖通俗易懂,就只放了一個上去。
地區經銷商:地區經銷商只負責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總經銷商要想把貨物鋪向全國,就通過火車或者船運把貨物運送給地區經銷商。再由他們把貨物派向終端銷售點。
地區經銷商不一定只有一個,有的商品會經過區域經銷商到省級,再到市級,縣級。這邊我把總經銷商以下的經銷商簡化為“地區經銷商”。
門店/商超:商超 = 商場 + 超市,在傳統的商業時代,貨物和消費者見面的方式幾乎就是在門店或者商超。
消費者:這個時代的消費者并無太多選擇,只能按照總經銷商的安排來購買貨物和獲取回饋。
以上就是傳統商業時代的供應鏈特征簡化圖,下面將說的是C2C初期的供應鏈變化。
電商C2C時代初期
電商C2C時代初期
電商C2C時代,由于網絡打破了地理上的限制,對傳統供應鏈帶來了兩個重要的變化。
1、門店/商超不再是唯一能夠面對消費者的銷售終端,淘寶店(由于C2C時代幾乎被淘寶統治,因此用淘寶店來代稱網店比較有代入感)成為了面對消費者的另外一個窗口。
由于網店的開店和流量成本遠遠小于門店/商超,因此在價格上有非常大的優勢,這個時期門店/商超的銷售能力開始受到壓制。
2、由于物理上的距離不再是商業瓶頸,因此淘寶店主可以直接找總經銷商進貨。至于為什么淘寶店不直接找廠家拿貨,原因有二:
第一是因為工廠接單對每一個款式都有最低起訂量,淘寶店就算只上幾個款式,也負擔不起那高額成本。
第二是因為工廠的定做周期長,淘寶賣家又大多是一些缺乏經驗的個人或者小團隊,無法把控流行走向,萬一做錯決策導致貨物滯銷就是死路一條。而總經銷商們由于企業化運作,有專業的設計團隊和國際化的視野(大部分是是模仿/抄襲國外的流行款式),設計出來的款式暢銷率很高。
他們資金充裕,合作工廠多,上新的速度就特別快。淘寶店主也樂于和他們合作,經常是在這家拿幾個款式,在那家拿幾個款式,每個款式都小額批發,不夠再補貨(有的款式甚至支持一件代發和貼牌,當然價格會高一些),這樣不但成本控制住了,而且可售款式也足夠多。
缺點就是大部分淘寶店的貨源都來自相同的總經銷商,導致商品同質化特別高。(注:據統計,淘寶平臺的商品最高達到了90%的重復鋪貨率)
值得說明的是,品牌商(上文解釋過什么是品牌商)的商品由于必須保持全國統一零售價來維護代理商的權益,所以那個時代“觸網”的品牌商并不多,就算有,價格也并不比線下便宜。因此在那個時期,網絡購物有非常大的市場需求沒有被滿足,從而導致了假貨/仿牌叢生。
就連阿里的企業文化也沒能阻止這一現象,可等到這些福建阿冒(販賣假貨的基地90%在福建)的利用價值消失,淘寶又勢穩的時候,阿里的企業文化就開始發威了,積極主動的配合公安干警端掉了這些“犯罪分子”的老巢。
以上就是C2C電商初期的一些特征,下面來說C2C電商時代的末期。
電商C2C時代末期
電商C2C時代末期
C2C進入白熱化競爭,流量福利開始被淘寶收回,馬太效應的影響下,小賣家的利潤越來越低。大賣家們掌握了游戲規則(其中一條游戲規則就是去杭州設點,專門用來伺候小二,可惜好景不長,后來小二被辭退的辭退,坐牢的坐牢),不僅開始打造自己的品牌,而且銷量越做越高,C2C末期的那些皇冠級店鋪,共同占據了淘寶平臺的80%銷量。
這些皇冠級店鋪,在經驗積累足夠,資金積累足夠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供應鏈改革。他們跳過總經銷商,開始直接和工廠對接。然后建立起自己的市場團隊,打造專屬品牌,設計專屬款式。
和那些傳統總經銷商不同的是,他們的銷售渠道一直停留在線上,并沒有往線下發展,因而被消費者們戲稱為網絡品牌。線下的地區經銷商和門店/商超們這個時候發現他們的貨物開始賣不出去了,于是一批又一批的實體店開始關門清倉。
C2C時代末期,年輕一代的消費者幾乎都已經習慣網購了,不管哪個行業,只要達成習慣養成的目標之后,就要開始著手提高用戶的體驗了,因此下一個時代:B2C。
電商B2C時代初期
電商B2C時代初期
由于C2C時代的痼疾太多,貨不對版,假貨+仿牌,商品同質化嚴重,再加上京東在旁虎視眈眈,給淘寶造成的壓力非常大。于是阿里開始執行天貓計劃,推出了天貓B2C購物平臺,將大部分C2C資源向天貓傾斜,于是天貓攜手京東開辟了電商B2C時代。在這個時代,供應鏈上有兩個比較重要的變化:
1、總經銷商們意識到找自己拿貨的下級經銷商和淘寶店主越來越少,很多店開始繞過自己直接找工廠,再不轉型就會被時代淘汰掉,于是他們也大批量的轉型做網商,反過來學習那些成功的網絡品牌,打造多條品牌線入駐天貓和京東。
而品牌商們(品牌商=擁有知名商標的總經銷商,圖中為了簡化并沒有畫出來)的核心價值在于商標類知識產權,所以一旦假貨/仿牌被消滅之后,他們倒是不用擔心有人能繞過他們聯系工廠,但是他們擔心越來越多的網絡品牌會對他們的品牌形成沖擊力,于是沒有辦法,他們也開始入駐天貓/京東。只不過為了避免沖擊自己的線下銷售渠道,一般在網上都是原價出售新款或者打折出售庫存。
2、大量的皇冠店鋪開始轉型B2C,開設天貓店和京東店,沒有特色的淘寶店開始被阿里拋棄,大部分流量被抽取出來用以扶持天貓店。
由于這一轉型有損馬云曾經給出的諾言,這些被拋棄的淘寶店主們甚至聯合起來跑杭州抗議,但是后來被警察叔叔給驅散了。最后,C2C里只有少數高評分皇冠店和特色店還能夠勉強生存下去,只要有點實力的商家都開始轉型做B店了。
個人認為,淘寶的這個轉型是歷史的必然,就算淘寶不轉B2C,也有其他公司會以B2C來切入電商市場,最終打敗淘寶,就像amazon打敗ebay那樣自然,最后“可憐”的淘寶小賣們還是會失業,只不過可以多活兩年而已??傊?,天貓和京東攜手邁進B2C黃金時代,在這個黃金時代,又有哪些變化呢?
我們現在的時代
我們現在的時代
首先介紹兩個概念
唯品會們:是指那些依靠其他品牌做供應鏈的垂直電商們,除了賣庫存的唯品會,還有包含有做母嬰類目的紅孩子,賣鞋子的樂淘網,賣酒的酒仙網等等。
凡客們:是指像凡客那樣做自主品牌,自己聯系工廠(生產者)打造供應鏈的垂直電商們,除了鳳凰涅磐的凡客誠品之外,還包括有女裝品牌裂帛,鉆石品牌鉆石小鳥,鮮花品牌Roseonly,手工藝品電商哇塞網,賣棉衣的蛋生網等等。
需要說明的是,垂直電商并不只是B2C中期的產物,在C2C末期就有B2C平臺在建了,但是垂直電商的集中爆發期還是在B2C時期的,我這里為了方便說明,把他們全都放到一個時期來說。
在這個時代,除了一些快消品和食品類目,線下實體店就只剩一些屹立不倒的大品牌店了,因此我在這張圖中完全抹去了傳統的供應鏈痕跡。電商經過多年的發展,也早就過了那個“有夢想就可以賺錢”的年代了,這個時代能存活下來的都是公司運作的大賣家了。
稍微老實一點的就抱著天貓/京東這樣的大樹乘涼,不老實的就扯起大旗自己干。所以這個時代的垂直電商特別多,光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就有幾十個,更別說那些還沒有來得及出名的或是已經夭折的了。
至于很多人說垂直電商是一個偽命題,我這里暫不做評論,以后也許會單開一貼來分析這個問題。下面我再討論一下目前正在驗證的一種電商新模式作為本文的結尾。
電商新模式:C2M模式供應鏈
C2M模式供應鏈
上面這張圖是最近兩年被開發的一種新電商模式:C2M,即客戶to工廠,直接砍掉所有中間商,讓工廠和消費者零距離。C2M電商平臺,預售類電商平臺,眾籌類電商平臺都屬于這個模式的范疇。
我在C2C初期說過,工廠做訂單是有最低數量要求的,因此一般的淘寶店并沒有實力直接對接工廠,更別說只買一件兒商品的消費者了。然而類似必要商城,京東眾籌之類的平臺,他們可以先在平臺上聚集足夠多的訂單,然后再拿著訂單去找工廠生產。
用戶等待貨物的周期會長一些,但是由于消滅了中間商,價格比傳統的B2C模式低很多,相當于用戶直接以工廠價來購買商品了。至于這種模式能不能發揚光大,還得看消費者們如何看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