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現場管理
1-1.管理、監督人員的作用
(1) 確保安全
安全因素是必須根植于現場管理之初的,必須將安全擺在第一位優先考慮。(安全第一)
﹤“安全第一”的含義﹥
它并不是說『安全最重要,質量和生產效率在其次』。
它指的是『若事先考慮安全問題,在設備上多下功夫,徹底進行標準作業,那質量和生產效率也能提高』。
(2) 確保數量、保證品質
生產廠家的義務就是按客戶要求提供其所需求的物品。
(3) 以提高生產效率為目的的改善活動
乍一看,『確保數量、保證品質』與『提高生產效率』兩者包含相反的要素,要使兩者都實現不是那么容易的??墒?,如果過于強調品質,從一開始就抱定決不能讓后工序停線的想法而建立相應的生產體制,那人員、設備、庫存都會增加,結果成本上升,很可能偏離企業本來想盈利創收的目的。從這種意義出發,那就要求管理、監督人員盡其所能改造自己所在的生產線,向兩者都能實現的方向努力。
1-2.管理、監督人員要操心的事
(1) 要經常觀察現場
(2) 要有效的統率、指導部下
它指的是要讓部下按自己所想的去行動。
顧慮部下的心情而縮手縮腳并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只有那些對可能成長為與自己相同角色的部下進行指導、培訓,并最終使生產線體能力拔高的管理監督人員才是部下眼中可信賴的上司。
(3) 以開闊的視野作出全局性的判斷
不管你說自己的決策對本工序有多大的好處,若會對前后工序帶來負面影響,或是要將麻煩復雜的工序外轉,那從整體上看來就不能說是好的改善。各工場的管理、監督人員要想到自己是在經營所轄的生產線體,并經常用宏觀的眼光來下達整體性的指示。
分供方——前工序 ——本工序 ——后工序 ——發貨——客戶
•要綜合工場整體來看
•要考慮對前后工序的影響
要全體都賺錢(工場整體)
1-3.要求管理、監督人員具備的能力
作為管理、監督人員要求具備以下三方面能力。
(1) 發現能力
是指經常在現場,并能經常發現異常的能力。
(要點)
①要經常觀察現場
②要設置一眼就能明了正常與否的現場。
(2) 改善能力
將所發現的壞的方面改正的能力。
(3) 固化能力
使改善過的項目穩定保持的能力。
(要點)
①要培養部下參與發展規劃的意識。
②要明確的表示自己的現場改造目標
‹對各級別能力的要求›
1-4.現場管理的基礎
現場管理的基礎是徹底的“目視管理”,使誰看都能知道現場哪好哪壞。通過這種目視管理體系建立管理基礎,就能使浪費顯在化并確保品質與安全。
〈現場管理的基礎〉
1-4-1.目視管理
所謂目視管理是指設置現場,使誰都能看出哪兒異常哪兒正常。因此,先要對現場的所有事物都進行標準化,考慮怎樣才能使那些不合標準的異常情況使誰都能看出來。
1-4-2、4S+S的徹底執行
現場越簡單越易于管理,也越容易分辨現場的好壞。使其單純化的捷徑就是4S+S(整理、整頓、清潔、清掃、素養)。也就是說要推進作為現場管理之基本的“目視管理”,第一步就是要徹底執行4S+S。
(1) 所謂4S
•整理
•整頓
•清掃 +素養
•清潔
(2) 4S+S的順序(整理、整頓)
①將需要的和不需要的東西清楚分類,使誰都明白
②將不需要、礙事的東西搬離現場
③決定擺放需要的東西的位置
④明確規定在哪放什么東西
⑤在擺放地做定置標識
(3) 通過4S+S帶來的好處
①生產效率的提高
•通過有組織配置材料、物件及其他必要的東西,對必要的東西進行高效地維護、保管成為可能,也很容易移動。
②保持產品的品質
•可防止因塵、灰所引起的品質惡化。
③可維持良好的管理
•可維持正確且有規則的庫存管理。
•有可能促進目視管理。
④維持安全及清潔
•可防止因放錯位置而帶來的危險
•消除塵、灰引起的衛生問題。
⑤使人心情好的工作場所
•將工作環境弄得很清爽,可確保美觀,使人心情愉快。
---------------------------------------------------------
閱讀完此文章您有什么想法?問題?疑問?建議?意見?想和一起閱讀此文的其他益友互動交流?想和我們的精益咨詢專家探討?
您可以1.【直接回復我們】
2.加【互動Q群】
3.到【微社區】
三個方式參與互動
---------------------------------------------------------
如果您覺得有用,請分享給您的朋友和同事,您的支持是我們努力的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