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期刊
1. 生產管理的目標和任務是什么?
答:a.目標 :是建立一個科學的生產制造系統,為企業制造有競爭力的產品.
(高效、低耗、準時、靈活地生產合格產品和(或)提供滿意服務)。產品競爭力體現在性能、質量、價格、交貨期四個方面。產品性能指一種產品所具有的實際使用價值方面的特性。質量則是用戶對產品使用價值的滿意程度。而價格是用戶為取得產品使用價值而付出的代價?,F代研究表明,產品的性能、質量、價格首先取決于設計階段,然后形成于制造階段。這些階段的管理工作都屬于生產管理的范圍。
b.任務
(1)全面完成生產計劃所規定的任務
(2)不斷提高生產系統的效能和效率
(3)不斷提高生產系統的柔性,提高產品生產的應變能力。
2. 改變生產類型的途徑有哪些?
答:1、積極發展生產專業化與協作,減少企業承擔的產品和零部件種數,增加同種產品和零部件的產量,增加生產穩定性,提高工作地專業化程度。
2、改進產品設計,加強標準化工作。提高產品系列化,零部件通用化和標準化水平,減少產品和零部件種類,增加同種產品和零部件產量。
3、改進和提高工藝工作,開展工藝典型化工作,推廣成組技術,增加零部件生產批量。
4、采用先進工藝裝備,縮短更換品種所需時間。
5、組織同類型零件的集中生產,減少同期生產的產品種數。
3. 設備管理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答:1、依據企業經營目標及生產需要制定設備規劃;
2、選擇、購置、安裝、調試、驗收所需設備;
3、合理使用和維修保養;
4、適時改造、調撥和更新報廢;
5、合理的經濟管理:合理籌集、使用資金、計提折舊、費用核算等;
6、制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