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考核具有強大的導向作用,考核什么,員工就關注什么。因此,如果忽視績效考核的導向作用,績效管理將會以失敗告終。我們不妨先看看下面這個例子。
Y公司是一家綜合性會所,經營餐飲、洗浴、客房、休閑、棋牌等項目。雖然是所在城市最著名的休閑會所,但L公司兩年多的發展歷程并不一帆風順。由于前期設定了較高的消費標準,普通大眾無法承受,所以經營業績壓力很大。
職業經理人為了完成投資人的業績要求,對公司內部設定了以提高銷售收入為目的的推銷式激勵政策。結果導致,Y公司的銷售收入達到了投資人要求的短期業績指標,但推銷政策逐漸導致過渡推銷,下錯單、下黑單的情況時有發生,公司的口碑逐漸下降。
公司發現問題后,請來了咨詢公司,通過和同行業優秀企業進行對比,探討公司的經營重點和發展方向,確定了以提升服務質量代替推銷式激勵的管理模式。但習慣了推銷拿提成的員工不愿意改變,習慣了只抓銷售就OK的管理層不愿意去一點一滴地提高服務水平。
結果,Y公司為了完成銷售任務,服務質量只能逐漸提高,激勵方式還是保留了較大比例的提成,而與服務質量掛鉤的考核與要求沒有得到重視,績效導向沒有與戰略目標達成一致,寄希望于逐步改變和能人管理的Y公司,其績效管理最終也只能是失敗。
我們經常說薪酬績效不分家。但什么樣的員工和管理人員才應該受到激勵和表揚,這就不僅僅是單純看數字說話的問題。因為很多時候你無法判斷哪些人更優秀,比如說兩個產品部門的經理,一個負責成熟區域,一個負責新進市場,這時業績結果就很難準確評價這兩個部門經理的實際工作表現。同一個區域的兩個部門,一個做成熟業務,一個是新成立的部門,用銷售收入評價其工作顯然不合適。
這就要說到績效管理的戰略導向作用。一定時間內符合公司戰略導向的行為就需要鼓勵,如公司需要拓展業務時,開拓創新行為就應該受到表揚;公司需要沖業績的時候,能創造銷售業績的行為就應該得到表彰;公司需要推行新制度時,勇于改變、遵守新規則的行為就應該加以推崇??傊?,公司現階段最應該解決什么,什么最讓管理層發愁,解決這些問題的工作就應該受到激勵。戰略導向和短期工作要求如何平衡,這要看管理者對公司發展的把握,以及各自的管理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