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價值最大化
倉儲是物流不可缺少的一環。在整個物流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倉庫是企業存儲和保管物料的重要場所,庫房管理是企業物流管理的核心工作。如何改進與提高庫房管理水平,對物流企業保證物流服務水平、節約成本、提升企業競爭力具有現實意義。
筆者通過實地考察、訪談、調查問卷等方式調研分析了一些中小至物流企業在倉庫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探討了改善的對策。
一、中小型物流企業倉庫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倉庫管理制度不夠規范
中小型物流企業目前對倉庫管理大多只有較粗略的規定。沒有制定詳細的規章制度.隨意性較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倉儲計劃性不強
準確編制倉儲計劃是確保倉庫利用率和加快倉庫周轉的重要條件。中小型物流企業一般沒有出入庫計劃,保管養護計劃。
2.庫存管理不到位.無法保證貨物的先進先出
(1)貨位管理:中小型物流企業大多沒有對貨物的布局進行合理規劃。倉庫貨位沒有明顯分區。常屬于“見縫插針”型的儲存模式。倉庫類似簡單的堆場,管理比較混亂。有的分揀區與存儲區混雜,揀貨時貨物隨意堆放在倉庫的分揀區里,出貨時倉管員不容易找到貨物。特別是在每年貨運高峰期,由于貨物種類多且貨物量大,倉庫貨物之間通道狹窄,叉車作業不方便,很難快速完成分揀,存在找不著貨物的情況或者找貨時間較長的現象,影響了貨物的先進先出以及發貨的及時性,進而加大了貨物滯壓和過期的風險,降低了客戶滿意度。
(2)貨物的堆碼管理:一些中小型物流企業的客戶為了節約費用,租用的倉庫面積過少。導致貨物擺放擁擠。甚至堵塞了主副通道,貨物堆碼過高,穩定性降低,貨損增加,有時為了縮短取貨時間。影響了貨物的先進先出。
3.倉庫內衛生較差
倉庫地面灰塵多,貨物表面積塵較多,貨物的衛生安全得不到保障。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倉庫地面大多是水泥鋪的,每天都有高效的作業,所以地面易起塵土。導致庫內灰塵飛舞。二是由于倉庫工作人員打掃衛生不及時,積塵過多過久。
(二)倉庫管理工作流程需要進一步優化
調研中發現中小型物流企業雖然在不斷地優化其倉庫管理工作流程,但存在問題的仍然不少。如某小型物流企業以前出入庫流程主要是倉管員依據自己的經驗手工完成,2006年該企業上了倉儲管理系統.流程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并且出入庫時由倉管員、裝卸工、司機三方點貨,大大降低了收發貨的差錯率。但流程還是存在一些問題,需根據客戶的要求作進一步優化。
如企業規定應審核入庫后才能做出庫,先打單。再發貨。但有時客戶的貨較多,卸貨所需的時間較長,導致入出庫等待時間長、司機抱怨多。所以,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為了縮短客戶提貨的等待時間,有時沒有按企業的規定來做,而是根據客戶的提貨單先發貨。再做出庫單,增大了企業管理的難度??蛻舻男枨笤谧?,對企業服務水平的期望越來越高。企業根據客戶的要求乃至為客戶提供個性化服務的需要,對倉庫管理工作流程作進一步優化,顯得尤其必要。
(三)物流信息化程度亟待加強
中小型物流企業信息化程度雖然在近幾年有所提高.但仍然存在以下問題:物流信息化程度較低,訂單電子化水平明顯不高,許多工作尚停留在手工作業階段,導致員工工作效率不高,工作記錄不明;企業各網點之間,各產品條碼等業務之間信息共享度較低,信息采集效率不高;入庫、出庫、儲存、配送、分揀等作業環節的信息化程度不高,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訂單錄入準確率和出庫商品準確率。降低了單據傳輸的及時率以及整個作業的效率;大多數中小型物流企業目前還沒有實現與客戶的信息無縫對接,企業和業務員與客戶之間溝通效率效果欠佳。
(四)員工素質有待提高
物流從業人員素質普遍較低,中小型物流企業尤甚,特別是基層員工素質需要提高。主要體現在:專業知識不足,文化修養偏低,熟悉國際貿易的員工屈指可數;具有物流專業教育背景的員工較少啟B分員工是半路出家,對倉庫管理缺乏理論知識的引導。主要靠在實踐中積累知識和經驗;工作積極性有待提高。責任心有待加強,對企業忠誠度有待鞏固。
(五)績效考評不夠合理
一是績效考評指標設定欠合理。在設定考核指標時往往是以本企業的大指標作為績效考評指標設定的主要參考依據。將部門、工種、崗位職責范圍內的指標設定作為一些附加考評指標,導致績效考評的重點發生位移偏差。特別有些小型物流企業的倉管員的績效考評指標主要是以工作量為基礎,沒有與工作質量直接掛鉤,存在明顯的不合理。
二是在實際操作中,由于企業的工種、崗位不同,考評指標的設定沒能完全細化,有些方面難以客觀衡量,考核量化困難。如倉管員的績效考評主要由主管人員進行考核,具有較大的人為因素和隨意性。
二、中小型物流企業倉庫管理優化對策
(一)規范倉庫管理制度
中小型物流企業規范倉庫管理制度
一要準確編制倉儲計劃,把倉儲和配送等環節聯系起來。優化整體流程,提高企業物流配送車輛使用率,降低企業物流成本;確保倉庫利用率.加快倉庫周轉。提高工作效率,縮短司機等待時間.提高客戶滿意度。
二要加強倉庫的日常管理。倉管員必須合理設置各類貨物的明細賬簿和臺賬。財務部門與倉庫所建賬簿及順序編號必須互相統一,相互一致;必須嚴格按M1S系統和倉庫管理規程進行日常操作,倉管員對當日發生的業務必須及時逐筆錄入MIS系統,做到日清日結,確保MIS系統中貨物進出及結存數據的準確無誤。及時登記手工明細賬并與MIS系統中的數據進行核對,確保兩者的一致性;做好各類貨物的日常核查工作,倉管員必須對各類庫存物資定期進行檢查盤點.并做到賬、物、卡三者一致;對貨物的堆碼管理、貨位管理、貨物的盤點、倉庫內的衛生情況等做出合理的明確的規定。以便相關員工進行操作。
三要對貨物的收貨入庫、出庫、配送等環節。根據客戶的需要和企業的具體情況做出合理的規定.使相關人員有據可依,切實保證貨物的先進先出,降低倉庫工作的出錯率。提高工作的效率效果。
(二)優化倉庫管理工作流程
優良的工作流程,會使員工趨利避害。能限制員工的主觀隨意性、做事的隱蔽性,能加強相互監督促進。保證能力稍微欠缺的人選擇效率最優的手段。
中小型物流企業在優化倉庫管理工作流程過程中:
一是要根據中小型物流企業的實際情況和業務特點在原來的基礎上逐步摸索改善,而不是照搬其他企業的做法。
二是要根據中小型物流企業客戶的要求或者為客戶提供個性化服務的需要,對倉庫管理工作流程有針對性地優化,甚至不同倉庫、不同客戶、不同貨物的具體工作流程并不完全相同,而是有自己的特色。
三是要和物流信息系統結合起來,簡化作業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進而提高客戶對中小型物流企業服務的滿意度。
(三)加強物流信息化建設
一是需要加強基礎信息化。通過采購計算機、電子標碼器、條碼掃描儀等現代電子設備,加快電子信息化建設。解決中小型物流企業各網點、各產品條碼等業務間信息共享,提高信息采集效率。先從機制上建立決策和日常運營流程統一協調管理制度.再用信息化把它固定下來。這樣決策就能做到有根有據。
二是采用先進管理軟件。利用EDI信息互通標準實現客戶所下訂單與中小型物流企業信息系統的同步對接和自動傳輸??蛻糁灰谧约旱南到y中生成訂單指令信息,就會自動導入中小型物流企業的系統中。中小型物流企業接收信息后,完成訂單打印、自動生成備貨單。出庫單、配送單、發貨單等也將逐一生成,實現與客戶的信息無縫對接,提高訂單錄入準確率和出庫商品準確率.提高單據傳輸的及時率。
三是加強業務問動態管理。加快推進倉儲、配送、返品、包裝、分揀等環節的信息化,并把這些環節整合到一個系統中。
(四)重視人員的開發與培訓
一是要戰略性角度定位企業員工培訓與開發,留住人才,開發人才,使人才在中小型物流企業發展中進步,使中小型物流企業在人才開發中壯大。
二是要通過機制創新,從制度上加強員工培訓與開發。要做好培訓與開發,必須在機制上下足功夫。實施崗位職業準入制度,建立培訓的約束機制。
三是要分層設計,豐富形式,讓員工培訓與開發出“秀”,出“彩”。員工培訓與開發就是如何讓“外顯知識”被員工吸收轉化為“內隱知識”,轉化為員工的經驗、技術素養和能力。
(五)科學考評員工的工作績效
為了科學考評中小型物流企業員工的工作績效:
首先,應對中小型物流企業的所有崗位進行崗位工作分析,根據工作內容。分析工作的性質、繁簡難易、責任重輕,執行工作應具備的學識技能與經驗,進而制定擔任工作所需的資格條件,編制了規范、實用、細致的崗位說明書,明確崗位職責,規范崗位管理;
其次,在崗位說明書編制完成的基礎上.根據崗位薪酬構成要素。對中小型物流企業現有崗位、職責和定位進行重新核定和評價,進行職級排序,確定點值,建立職位等級結構。打破傳統的崗位等級工資制,合理拉開收入差距,體現激勵性、公平性;
再次,以崗位說明書確定的崗位職責和工作業績考評要素為依據。進行崗位分類和工作分類,確定績效考評要素并科學分配杈重,量化各崗位績效考評,盡量利用系統記錄的績效信息來考評,以減少人為主觀因素的影響,同時結合薪酬分配方案,明確績效工資發放,使績效考評結果與員工的獎懲、升遷、培訓、選拔及規劃員工職業生涯相結合,提升中小型物流企業整體的績效水平.增強中小型物流企業競爭力。最后.應制訂績效改進計劃,并且對改進計劃的實施要由中小型物流企業相關部門進行監督。
筆者通過實地考察、訪談、調查問卷等方式調研分析了一些中小至物流企業在倉庫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探討了改善的對策。
一、中小型物流企業倉庫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倉庫管理制度不夠規范
中小型物流企業目前對倉庫管理大多只有較粗略的規定。沒有制定詳細的規章制度.隨意性較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倉儲計劃性不強
準確編制倉儲計劃是確保倉庫利用率和加快倉庫周轉的重要條件。中小型物流企業一般沒有出入庫計劃,保管養護計劃。
2.庫存管理不到位.無法保證貨物的先進先出
(1)貨位管理:中小型物流企業大多沒有對貨物的布局進行合理規劃。倉庫貨位沒有明顯分區。常屬于“見縫插針”型的儲存模式。倉庫類似簡單的堆場,管理比較混亂。有的分揀區與存儲區混雜,揀貨時貨物隨意堆放在倉庫的分揀區里,出貨時倉管員不容易找到貨物。特別是在每年貨運高峰期,由于貨物種類多且貨物量大,倉庫貨物之間通道狹窄,叉車作業不方便,很難快速完成分揀,存在找不著貨物的情況或者找貨時間較長的現象,影響了貨物的先進先出以及發貨的及時性,進而加大了貨物滯壓和過期的風險,降低了客戶滿意度。
(2)貨物的堆碼管理:一些中小型物流企業的客戶為了節約費用,租用的倉庫面積過少。導致貨物擺放擁擠。甚至堵塞了主副通道,貨物堆碼過高,穩定性降低,貨損增加,有時為了縮短取貨時間。影響了貨物的先進先出。
3.倉庫內衛生較差
倉庫地面灰塵多,貨物表面積塵較多,貨物的衛生安全得不到保障。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倉庫地面大多是水泥鋪的,每天都有高效的作業,所以地面易起塵土。導致庫內灰塵飛舞。二是由于倉庫工作人員打掃衛生不及時,積塵過多過久。
(二)倉庫管理工作流程需要進一步優化
調研中發現中小型物流企業雖然在不斷地優化其倉庫管理工作流程,但存在問題的仍然不少。如某小型物流企業以前出入庫流程主要是倉管員依據自己的經驗手工完成,2006年該企業上了倉儲管理系統.流程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并且出入庫時由倉管員、裝卸工、司機三方點貨,大大降低了收發貨的差錯率。但流程還是存在一些問題,需根據客戶的要求作進一步優化。
如企業規定應審核入庫后才能做出庫,先打單。再發貨。但有時客戶的貨較多,卸貨所需的時間較長,導致入出庫等待時間長、司機抱怨多。所以,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為了縮短客戶提貨的等待時間,有時沒有按企業的規定來做,而是根據客戶的提貨單先發貨。再做出庫單,增大了企業管理的難度??蛻舻男枨笤谧?,對企業服務水平的期望越來越高。企業根據客戶的要求乃至為客戶提供個性化服務的需要,對倉庫管理工作流程作進一步優化,顯得尤其必要。
(三)物流信息化程度亟待加強
中小型物流企業信息化程度雖然在近幾年有所提高.但仍然存在以下問題:物流信息化程度較低,訂單電子化水平明顯不高,許多工作尚停留在手工作業階段,導致員工工作效率不高,工作記錄不明;企業各網點之間,各產品條碼等業務之間信息共享度較低,信息采集效率不高;入庫、出庫、儲存、配送、分揀等作業環節的信息化程度不高,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訂單錄入準確率和出庫商品準確率。降低了單據傳輸的及時率以及整個作業的效率;大多數中小型物流企業目前還沒有實現與客戶的信息無縫對接,企業和業務員與客戶之間溝通效率效果欠佳。
(四)員工素質有待提高
物流從業人員素質普遍較低,中小型物流企業尤甚,特別是基層員工素質需要提高。主要體現在:專業知識不足,文化修養偏低,熟悉國際貿易的員工屈指可數;具有物流專業教育背景的員工較少啟B分員工是半路出家,對倉庫管理缺乏理論知識的引導。主要靠在實踐中積累知識和經驗;工作積極性有待提高。責任心有待加強,對企業忠誠度有待鞏固。
(五)績效考評不夠合理
一是績效考評指標設定欠合理。在設定考核指標時往往是以本企業的大指標作為績效考評指標設定的主要參考依據。將部門、工種、崗位職責范圍內的指標設定作為一些附加考評指標,導致績效考評的重點發生位移偏差。特別有些小型物流企業的倉管員的績效考評指標主要是以工作量為基礎,沒有與工作質量直接掛鉤,存在明顯的不合理。
二是在實際操作中,由于企業的工種、崗位不同,考評指標的設定沒能完全細化,有些方面難以客觀衡量,考核量化困難。如倉管員的績效考評主要由主管人員進行考核,具有較大的人為因素和隨意性。
二、中小型物流企業倉庫管理優化對策
(一)規范倉庫管理制度
中小型物流企業規范倉庫管理制度
一要準確編制倉儲計劃,把倉儲和配送等環節聯系起來。優化整體流程,提高企業物流配送車輛使用率,降低企業物流成本;確保倉庫利用率.加快倉庫周轉。提高工作效率,縮短司機等待時間.提高客戶滿意度。
二要加強倉庫的日常管理。倉管員必須合理設置各類貨物的明細賬簿和臺賬。財務部門與倉庫所建賬簿及順序編號必須互相統一,相互一致;必須嚴格按M1S系統和倉庫管理規程進行日常操作,倉管員對當日發生的業務必須及時逐筆錄入MIS系統,做到日清日結,確保MIS系統中貨物進出及結存數據的準確無誤。及時登記手工明細賬并與MIS系統中的數據進行核對,確保兩者的一致性;做好各類貨物的日常核查工作,倉管員必須對各類庫存物資定期進行檢查盤點.并做到賬、物、卡三者一致;對貨物的堆碼管理、貨位管理、貨物的盤點、倉庫內的衛生情況等做出合理的明確的規定。以便相關員工進行操作。
三要對貨物的收貨入庫、出庫、配送等環節。根據客戶的需要和企業的具體情況做出合理的規定.使相關人員有據可依,切實保證貨物的先進先出,降低倉庫工作的出錯率。提高工作的效率效果。
(二)優化倉庫管理工作流程
優良的工作流程,會使員工趨利避害。能限制員工的主觀隨意性、做事的隱蔽性,能加強相互監督促進。保證能力稍微欠缺的人選擇效率最優的手段。
中小型物流企業在優化倉庫管理工作流程過程中:
一是要根據中小型物流企業的實際情況和業務特點在原來的基礎上逐步摸索改善,而不是照搬其他企業的做法。
二是要根據中小型物流企業客戶的要求或者為客戶提供個性化服務的需要,對倉庫管理工作流程有針對性地優化,甚至不同倉庫、不同客戶、不同貨物的具體工作流程并不完全相同,而是有自己的特色。
三是要和物流信息系統結合起來,簡化作業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進而提高客戶對中小型物流企業服務的滿意度。
(三)加強物流信息化建設
一是需要加強基礎信息化。通過采購計算機、電子標碼器、條碼掃描儀等現代電子設備,加快電子信息化建設。解決中小型物流企業各網點、各產品條碼等業務間信息共享,提高信息采集效率。先從機制上建立決策和日常運營流程統一協調管理制度.再用信息化把它固定下來。這樣決策就能做到有根有據。
二是采用先進管理軟件。利用EDI信息互通標準實現客戶所下訂單與中小型物流企業信息系統的同步對接和自動傳輸??蛻糁灰谧约旱南到y中生成訂單指令信息,就會自動導入中小型物流企業的系統中。中小型物流企業接收信息后,完成訂單打印、自動生成備貨單。出庫單、配送單、發貨單等也將逐一生成,實現與客戶的信息無縫對接,提高訂單錄入準確率和出庫商品準確率.提高單據傳輸的及時率。
三是加強業務問動態管理。加快推進倉儲、配送、返品、包裝、分揀等環節的信息化,并把這些環節整合到一個系統中。
(四)重視人員的開發與培訓
一是要戰略性角度定位企業員工培訓與開發,留住人才,開發人才,使人才在中小型物流企業發展中進步,使中小型物流企業在人才開發中壯大。
二是要通過機制創新,從制度上加強員工培訓與開發。要做好培訓與開發,必須在機制上下足功夫。實施崗位職業準入制度,建立培訓的約束機制。
三是要分層設計,豐富形式,讓員工培訓與開發出“秀”,出“彩”。員工培訓與開發就是如何讓“外顯知識”被員工吸收轉化為“內隱知識”,轉化為員工的經驗、技術素養和能力。
(五)科學考評員工的工作績效
為了科學考評中小型物流企業員工的工作績效:
首先,應對中小型物流企業的所有崗位進行崗位工作分析,根據工作內容。分析工作的性質、繁簡難易、責任重輕,執行工作應具備的學識技能與經驗,進而制定擔任工作所需的資格條件,編制了規范、實用、細致的崗位說明書,明確崗位職責,規范崗位管理;
其次,在崗位說明書編制完成的基礎上.根據崗位薪酬構成要素。對中小型物流企業現有崗位、職責和定位進行重新核定和評價,進行職級排序,確定點值,建立職位等級結構。打破傳統的崗位等級工資制,合理拉開收入差距,體現激勵性、公平性;
再次,以崗位說明書確定的崗位職責和工作業績考評要素為依據。進行崗位分類和工作分類,確定績效考評要素并科學分配杈重,量化各崗位績效考評,盡量利用系統記錄的績效信息來考評,以減少人為主觀因素的影響,同時結合薪酬分配方案,明確績效工資發放,使績效考評結果與員工的獎懲、升遷、培訓、選拔及規劃員工職業生涯相結合,提升中小型物流企業整體的績效水平.增強中小型物流企業競爭力。最后.應制訂績效改進計劃,并且對改進計劃的實施要由中小型物流企業相關部門進行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