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市場增速放緩,競爭加劇,供應鏈建設滯后的潛在危機將會很快浮出水面。目前供應鏈的主要問題包括,機械化和信息化管理水平低,協同性不好,而商品經營模式造成的環節多、流程長,從整體結構上制約了供應鏈效率的提升,使供應鏈無法對消費者需求做出快速反應。
高效源于信息化
供應鏈的精細化管理建立在信息化基礎上,越是發展電商、O2O,越要重視IT的基礎性作用,否則外強中干,外熱內虛,長遠發展會出問題。國美電器一年來業績逆市上漲,除了采購和物流的高效協同外,也得益于信息的協同和交互,這是國美整個供應鏈協同建設的基礎。
高效源于協同效應
企業內部部門間的協同效率往往是影響供應鏈效益的關鍵因素。它包含采購、運營等業務部門的協同,也包括IT、物流、財務等支持部門的協同,還包括零售商與供應商的協同。華潤萬家同寶潔利用大數據進行供應鏈協同,實現銷售增長,現金流增加,運作成本下降。
高效源于軟硬件升級
大多數連鎖企業建設了配送中心,有了硬件基礎,但運營效率不高。需要進一步調整投資策略,提高配送中心的機械化、電子化和標準化水平。實現機械化和電子化短期投入較大,但可以提高效率,從根本上解決人工成本上漲或未來無人可用的問題。標準化則包括操作流程的標準化、托盤的標準化等。
高效源于差異化
不同商品的供應鏈策略應有所不同。零售供應鏈上的商品幾萬種,對于不同特點的商品和供應商,在不同的銷售周期,都應該有相應的供應鏈管理方法。
智慧零售需要智慧的領導者。過去,零售企業領導者的價值觀和勇氣,對資源和機會的把握是成功的關鍵因素。今天,在以新技術為代表的經濟社會轉型過程中,企業的領導者面對變化,必須能夠在文化、價值觀上實現突破,不僅需要創新的勇氣和對資源的有效利用,還要關注流程的把控,因為企業的核心能力是資源、流程、價值觀在各個體系的匹配。
智慧零售同樣需要智慧的員工,企業應強化激勵,讓員工養成持續學習、快速行動、勇擔責任的習慣,和企業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