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商業的兩個坐標,第一點消費者連接方式變化,有了互聯網可以覆蓋很多人,互聯網有很快的傳播效應,會帶來連接方式變化。第二點就是對于整個互聯網對商業的影響更本質是供應鏈組織方式的變化。而張勇認為,電子商務不是C2C,也不是B2C,未來一定是C2B,就是消費者主導。 |
近日在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阿里巴巴集團COO張勇發表了主題為《未來商業的趨勢和格局》的演講,他對未來商業的發展趨勢和格局進行了分析,鈦媒編輯將要點整理如下:
張勇提到,在阿里巴巴的8年當中,自己見證了電子商務很大的變化,特別是在在近幾年,整個變化趨勢變得有點勢不可當。今年電子商務所帶來的整個交易,整個銷售的規模在商品零售總額當中已經超過10%,而07年的時候還只有0.98%,而且這個比例在之后還會上升。
未來商業的兩個坐標,第一個是,消費者連接方式的變化。原來整個對用戶連接是通過豎狀渠道分布實現的。一個品牌商全國有一個經銷體系,全國各地每各省有總代還有二級三級代理,本地在末端開店觸達消費者,這是原來觸達消費者的方式。有了互聯網之后,可以覆蓋很多人,互聯網有很快的傳播效應,會帶來連接方式變化。
第二點就是對于整個互聯網對商業的影響更本質是供應鏈組織方式的變化。對中國所有的服裝企業和運動品牌來講,大家觸達消費者的銷售渠道建設是雷同,是一個豎狀結構,一層層下來最后到門店碰到消費者。這時候整個商品供給和消費者需求是完全斷裂,這是我們習慣的方式。因為有了互聯網,這種方式可以被完全的改寫。今天因為互聯網可以觸達用戶,就像我們說的第一點連接用戶效率更高,他獲得用戶的需求和用戶數據方式會更高效。在這時候按照高度計劃型大批量、深庫存的組織商品生產,最終通過這樣一種層層分銷到達末但的高度計劃型的供應鏈組織方式會發生改變。
而張勇認為,電子商務不是C2C,也不是B2C,未來一定是C2B,就是消費者主導,大規模的個性化定制和柔性化生產,最終驅動整個商業的變化。未來互聯網得商業影響絕不僅僅是在于說有多少百分比銷售能夠在網上發生的,第一點它在網上發生的比重,線上和線下的定義會越來越模糊。其次,每個人都變成了個性化的端,如何通過云把這些個性化端的數據聚合起來,最終能夠直接通過超級扁平的方式給個體化的端提供服務,滿足他們的需求,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