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時間的分析
現場IE
A、由于制品的設計或規格基準,而導致附加的作業內容
A-1、不好的制品設計,妨礙著最經濟的工程利用
A-2、標準化的欠缺,妨礙著高標準生產工程的利用
A-3、不合適的品質基準,是導致不必要的作業的原因
A-4、由于設計問題,引發多余的物品移動
B、非能率的制造工程或作業方法,而導致附加的作業內容
B-1、錯誤的機械使用
B-2、不正確的工程或惡劣條件下的操作
B-3、錯誤的工具作用
B-4、惡劣的配置,是導致浪費的原因
B-5、作業員采用不好的作業方法
C、管理者的缺陷導致無效時間
C-1、多種類的制品在短時間頻繁更換造成休閑時間過多
C-2、標準化的欠缺,出現短時間運行造成休閑時間增加
C-3、設計變更,使作業者停止或修正,導致無效時間的增加
C-4、拙劣的設計下的工作和命令,會導致人和機械的休閑時間過長
C-5、拙劣的設計下的原材料不足,會導致人和機械的休閑時間過長
C-6、機械設備的故障,給人和機械造成了休閑時間
C-7、惡劣狀態下的機械設備,由于廢品和修理增多,導致無效時間增加
C-8、惡劣條件下的作業者,由于不得已,休息出現無效時間
C-9、事故造成作業停止和缺勤,使得無效時間增多
D、作業者的制約導致的無效時間
D-1、缺勤、遲到、怠工導致無效時間增加
D-2、不重視工作的態度,是造成廢品和修理原因,也是導致無效時間的緣由
D-3、事故導致作業停止、缺勤,使得無效時間增加
動作研究與分析
18個基本動作
動作經濟原則
1、能用腳或左手做的事情,決不使用右手
2、養成兩手同時作業的習慣,并盡可能做到同時開始,同時結束
3、不要讓兩手同時停下來,空手的情況下要下功夫,使其能做點別的什么工作
4、盡可能小范圍運動,與身體的運動量相比,胳膊、手臂、手腕和手指等的動運量逐漸變小且靈活
5、作業范圍:正常作業范圍(肘為支點)、最大作業范圍(肩關節為支點)
6、基本動作要素組合數越少越好
7、將2個以上的工具組合成一個,材料和部品要放置在容易拿取的容器內,為的是減少動作量
8、長時間手持對象物品時,要利用夾具
9、要讓動作按一定節奏自動地有序進行
10、兩手同時向相反方向,左右對稱運動,同時不要向同一方向運動。
11、利用慣性、重力、自然力等,同時盡可能地利用外界力
12、為了減少疲勞,作業點的高度要調整適當
時間研究
現場生產性管理
勞動生產性指標:
勞動總合指數
作業效率
稼動率
特殊時間率
間接時間率
勞動生產性
價值的勞動生產性
設備及原材料生產性指標:
設備生產性
每一臺設備的生產量
設備使用率
故障率
原材料生產性
其他指標:
能量生產性
不良品率
計劃指數(計劃達成率)
目標就是在一定時期內必須要達成的成果
目標必須明確規定:做什么,時限、數量等內容
什么是目標管理
為達目標,總是以目標為目的開展工作
一邊確認現狀是否符合目標要求,一邊開展工作
對工作結果是否符合目標要求進行評價或反省,以利于達成下個目標時借鑒
目標管理的目的
對組織
對管理者
對員工
常用管理項目
效率(P)、品質(Q)、交期(D)、設備(E)
管理項目與目標管理的關系
決定開展某項工作—決定管理項目—現狀分析—明確問題點—提出達成的目標
抓住重點
80/20法則:重要的少數
如何判斷重要的少數:
1、影響后工序工作的事務;
2、有牽連影響的跨部門工作;
3、影響指標指數的事務;
4、上司特別強調的方面;
5、員工、下屬關注的工作。等等
思考:你的工作中重要的少數是什么?
管理標準:管理規章、人事規則、政策、工作說明書、會計制度
作業標準:員工實踐QCD所應執行的工作方式
標準的幾個特征:
代表最好、最容易與最安全的工作方法
提供一個保存技巧和專業技術的最佳方法
衡量績效的基準和依據
表現出因果之間的關系
提供維持及改善的基礎
作為目標及訓練的依據和目的
現場工作檢查和判斷的依據
防止問題發生及變異最小化的方法
根據作用對象不同,標準的分類:
根據生產要素,標準的分類:
標準的執行
1、精益管理咨詢認為標準是最高的作業指示:付諸實施,高于任何人的口頭指示
2、班組長現場指導,跟蹤確認:糾正,毫不留情
3、宣傳揭示:將標準放置顯眼的地方
4、發現標準有問題時:
(1)將你的想法立即報告你的上級
(2)確定你的提議的確是一個好方法后,改訂標準
(3)根據改訂的標準改變你的操作方法
(4)根據實際情況調整
5、不斷完善
6、定期檢討修正:
標準內容難以理解、定義的任務難以執行、產品品質水平有變
5M1E有改變時,法律法規有變時,上層標準(ISO、GB等)有變
7、向新的作業標準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