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管理咨詢認為溝通是培訓管理者應具備的最基本的技能,因為他的工作總是在不斷的溝通中才能獲得推進和實現的。培訓管理者的溝通分為對外溝通和對內溝通。
對外溝通,主要是涉及外部的培訓供應商以及授課講師。通過溝通,掌握外部資源的信息,并向外傳遞組織的培訓需求、期望、要求及條件等,以獲得外部資源的有效支持。
對內溝通,重點為跨部門溝通及向上溝通。
跨部門溝通涉及受訓部門的負責人員,以及培訓學員。前者多職位高于自己,其中更有部分對于培訓工作或有抵觸者,而后者雖可能與自己處于同一管理職級,甚至更低,但由于雙方并無隸屬關系,無法輕易“調動”。這就需要培訓管理者有足夠的溝通技能來支撐與他們的交流。
向上溝通中,一種情況是向自己的直屬上級進行溝通,對象如培訓總監、人力資源經理/總監等。由于是部門內部的溝通,且是工作中的上下級關系,相對阻力比較小,也易于獲得他們的支持。另一種情況是向組織高層進行溝通,了解組織高層對于培訓工作的期望與需求,向其及時匯報培訓工作進展,以期最大限度獲得高層的關注和支持。
為了使溝通卓有成效,對于培訓工作的干系人進行管理是非常必要的。這包括識別出對于培訓產生影響的各類干系人,并針對每類干系人制定管理與溝通的策略。如針對高層,可能采取面對面的匯報和書面報告;對于業務部門經理,可能采取一對一會談,或電子郵件等形式,等等。
培訓管理者能獲得的資源總是很有限的。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去完成培訓工作,這要求培訓管理者必須有能力以最小的代價去整合各方面的資源。這些資源包括課程資源(收費的與免費的)、講師(外部的與內部的)、培訓預算(針對不同員工人群的)、培訓場地(外部的與內部的)、時間(工作日與節假日),等等。
很多的培訓在項目開始時就已經注定失敗了,因為項目是在沒有明確需求的情況下進行的。而另一部分項目的失敗在于,項目的需求從開始就在不停的隨意變化,以致于最終迷失了項目的方向。作為一名卓有成效的培訓管理者,不但應該掌握對培訓需求進行調查的方法和技能,而且還要知道如何針對需求進行規范化的管理(如需求調查所形成的結果應該被各方面確認),使界定的需求真正能夠成為項目實施的基準。規范化的需求管理帶來的是明確的項目方向和可掌控的項目范圍。
培訓管理者要想做到,“走老路,不犯老錯”,就必須不斷的將培訓過程中所積累的經驗(即組織過程資產),進行統一的管理和利用。能夠被納入到知識管理范疇內的內容有:培訓工作的流程管理、培訓文檔模板管理、培訓檔案管理、問題管理以及內部案例的整理歸檔。
培訓業務基本都是以項目形式展開的,具備項目的典型特征。培訓管理者“職小責大”,也同樣具備項目經理的角色特點。
作為一位培訓管理者,我們不得不在工作中面對接連不斷出現的各種項目的持續挑戰。要使培訓工作順利推進,要使培訓管理效率倍增,要使培訓項目成功成為常態,掌握針對“項目”這種業務形態行之有效的管理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這種方法就是項目管理技術!
此外,培訓管理者作為組織學習的推動者,自身也必須不斷學習和更新知識。
項目管理作為一種先進的管理技術,已經廣泛運用于各類企業與組織中。項目管理聚焦于目標,以計劃為基準,以過程控制為手段,以管理效率為保證,最大限度地利用內外資源,以期達成項目成果。美國項目管理認證委員會主席Paul Grace斷言:“21世紀的社會,一切都是項目,一切也必須將成為項目”,因此,美國《財富》雜志斷言:“項目管理將成為21世紀核心管理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之前所提及的培訓管理者的溝通與干系人管理、資源整合、需求管理和知識管理也都是項目管理中會涉及的部分。
筆者確信,一位合格的培訓管理者一定也是一位優秀的項目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