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機是激發智慧的絕佳時機
-
培養戰勝困難的能力
把困難或者危機看成機遇,這一點非常重要。突破的過程可能會很痛苦。不過,只要你努力去思考“應該做些什么”“怎樣才會效率高”等問題,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
嚴格控制時間及人力
-
豐田方式就是要讓問題可視化
很多企業都會存在這樣的誤解,把人員和庫存的減少當成改善的最終沒目的。某個公司在閱讀了豐田方式的相關書籍后就直接精簡人員,結果,隨后的訂單量增加讓現場變得混亂不堪。其實,精簡的目的是要發現問題,進行改善,并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
絕不事先告知解決問題的方法
-
等待下屬自己找答案
在失敗的時候,如果公司或上司立刻說出處理的方法,這樣確實可以迅速地把問題解決,可是對于人才的培養沒有任何的幫助,只會讓下屬陷于安逸的環境中。豐田方式的觀點是,在下屬遭遇失敗的時候,要給與她們充分的耐心和時間,等待他們自己去尋找最佳的答案。
-
屢禁不止的數字騙局
-
熟悉現場就像熟悉自己的家
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管理人員用在瀏覽報告的時間似乎越來越多,并且經常感嘆“沒有時間去現場”。實際上對于一個企業來說,最重要的就是生產現場。豐田方式要求“熟悉現場就像熟悉自己的家”,這也是豐田人時刻牢記的座右銘。
-
改善的順序
-
仔細分析失敗的原因
應該經常從“為什么”的角度去觀察和分析工人們的動作。“為什么要使用那種方法”,“為什么會有不合理的動作”。如果只是在頭腦中認為這樣會更好,恐怕最終智慧陷入空洞理論。
-
從診斷到治療
-
努力讓公司實現盈利
診斷出患者的病癥并通過各種手段使其痊愈才能稱之為醫療,改善也是一樣。從小的方面著手,最終實現整個公司的盈利,讓改善的氛圍確定,這才是最終的目的。在這個過程中,過高的目標可能會讓員工不堪重負甚至會喪失信心,所以,最好以實際的業績為基礎,逐步去提高!
-
空洞的理論沒有任何意義
-
先別急著追求完美
逆境會更容易培養人的思考能力,而且,想出好的辦法之后的快樂和喜悅也是難得的收獲。要為員工提供思考的空間。為了實現這一點,需要不斷地進行組織架構及思維方式方面的轉變。
-
不引進最先進的機器
-
不能被機器束縛
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讓人們的工作變得輕松。所以在推進過程中,一定要禁止不尊重人性的做法。時時刻刻牢記以人為本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