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發生品質問題,應事先了解“問題事什么”,才能迅速有效地解決問題。
② 對問題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以“事實”說明清楚,使之真相大白。
1) 收集數據
2) 數據整理
3) 結果如何解釋
現狀把握不能只著重于數據整理分析,應注重“三現”(現場、現人、現物)原則,實地了解問題發生的狀況,避免配虛假數據迷惑,或者陷入理想化之境地。
① 若可根據重點直接采取對策,則立即行動。
② 若尚難采取對策,則考慮如下方法:
a.從重點中再找重點。用柏拉圖連續展開,尋找要因。重點要因再作特性要因圖分析。
① 指認可能的原因
-
根據經驗或歷史事件判斷
-
用層別法或柏拉圖判斷
-
用特性要因圖腦力激蕩法分析
② 評估可能的原因
-
相關專業人員討論、表決
-
手及相關數據,加以層別比較
-
模擬試驗以確定
③ 確認真正的原因
-
通過實踐來驗證
-
專家或眾人認定
-
通過事實調查分析
① 有無標準?
② 是否依標準
③ 標準是否合理?
① 必要時柏拉圖可連續展開
② 應用不同的層別角度追查焦點
③ 模擬實驗
① 經驗、專業判斷
② 歷史事件啟示
③ 及時總結調整
①再作特性要因分析,并確認重要要因影響度。
②用問題阻力因素和助力因素分析影響問題的各種要素,并選出其中的重點。
① 指認有關事項
②設定優先順
③提出實施計劃
④指派工作
① 指認有關事項
②盡量是自己能力可解決的對策方案
③活用創造性思考原則,運用改善技巧與方法
④治本而非治標
⑤經濟效益大的對策
⑥考慮風險
⑦符合公司經營理念,企業文化
① 澄清目的
②評估選擇方案
③評估風險
④制定決策
(對策實施前,應充分進行說明、訓練。)
①應達成的目標;
②實施的方式;
③注意事項。
(對策要確實有效,應該注意以下事項)
①制定執行辦法;
②分段實施;
③容易做,效果大的先做;
④實施過程要點檢
①問題點查核,并回饋
②當對策無效或有反(副)作用時,應討論,并調整。
(對策事實后應及時檢討其結果,并注意設定相關的標準)
①檢查項目;
②時間點;
③檢查方法;
④負責人。
①方法、規范遵守難易度;
②實施人員的了解程度;
③方法的合理性;
④操作的便捷性。
①實施過程的查核
②實施結果的查核
(進行效果確認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① 確認對策是否有效果
② 分段確認,層別確認
③ 確認時數據不可太少
④ 確認時不可只比較平均值
⑤ 可以用推移圖、直方圖、柏拉圖等方法確認。
精益管理咨詢品質問題的改善效果要加以維持,需要標準化的推動,只有將改進的方案列入作業標準,或重新制定作業標準,才能使執行長期有效。同時也可能要修改或重訂檢驗規范與標準。
(改善之后,應該尋求下一個主題,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思考)
① 原問題是否已徹底解決。
② 原問題解決后,依優先順序解決其他問題
③原已潛在問題是否凸現
④ 是否產生新問題
(重新進入調查原因,把握現狀的步驟)
① 現狀調查
② 原因分析
③ 要因確認
① 采取預防措施
②擬定緊急應變措施
③重新進入QC-STORY的循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