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結合生產能力和銷售計劃制定出生產計劃后,與生產計劃實施結合最密切的就是物料的需求計劃。
一、物料需求計劃
物料需求計劃(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簡稱MRP)的正常實施是生產計劃的如期實施的前提,否則就會出現停工待料的情況。
物料需求計劃實施時需要做好存量和采購量之間平衡,大訂單需要分批采購的做到適時適量采購。做到庫存準確,出入庫記錄清晰,根據生產情況和采購周期狀況,定期研究合理的安全存量指標。如采用計算機管理,在請購點會做出提醒。小訂單則需要一次采購齊全。
二、生產現場的計劃控制
生產計劃包括自制生產計劃和外協生產計劃,根據訂單的大小和自主生產的負荷能力合理分配,下面我們針對自制生產計劃來介紹生產計劃的實施與控制。
在之前的生產計劃制定中我們已經給大家介紹生產計劃在制定的時候要制定出長期、中期和短期計劃三類,其中對于生產部門而言主要需要進行實施和控制的計劃是短期計劃,即訂單的排程。
訂單的排程是根據交貨期而決定的,交期短而急的訂單優先安排生產,訂單大而交期長的訂單要控制生產的節奏,保證產品的質量。
短期計劃在實施過程中,需要控制的是各生產流程的配合:準備、裁剪、縫制、后整四大流程的相互配合與時間銜接。
在生產現場進行計劃的分解與跟進,這就需要更加細致的現場記錄表,以控制計劃的實施。在生產現場通常使用看板來了解計劃的實施狀況??窗宓男问讲煌?,但都是把當日生產計劃分解到每個時間段中,讓生產平穩進行的現場計劃實施管理工具。
1.現場管理工具
上圖用色彩管理的方法,來表示現場計劃實施的狀態,其中用不同的形狀來代表不同的關注內容,包含:品質、產量和在制品數量三方面。
用色彩來代表當前的完成狀態,其中綠色表示狀態好,黃色代表稍有欠缺,需要注意,而紅色則代表生產狀態不良。從下面的狀態欄里,管理者可以一目了然當前的計劃實施情況。
電子看板則是用數字說話,清晰表示出當前應當完成的目標產量和實際的產量及質量。
2、余力管理
服裝生產存在淡季和旺季。當生產進入淡季,生產計劃任務較輕的時候,生產現場要做好余力管理,比如縮短上班時間、組織業余文體活動、學習培訓、技術比賽等,通過一些企業文化活動加強員工的歸屬感和凝聚力,防止人員流失。
3、加班
服裝企業加班現象比較常見,原因很多,如訂單急、人員流失、緊追流行等。
加班分為兩種:一種是按計劃常規的加班,當進入生產旺季服裝企業通常會延長2個小時左右的工作時間。還有臨時出現緊急訂單等突發情況的非常規加班。
第一種加班要考慮工人的休息時間和報酬,做好前期工作,控制好現場的生產節奏和質量。第二種加班往往會加班時間較長,要做好安全生產的控制,在完成相應工作后,為工人進行調休。
4、現場統計管理
計劃的實施效果要通過現場的統計數量比對來對比驗證。統計要準確及時,用計算機管理每天的報表。除了產量的統計還應統計返修率,合格率。通過統計現場反饋的實際生產量,為后期制定生產計劃提供參考依據。
三、生產方式的改善
傳統的生產方式是被生產計劃推著向前進的,裁剪的裁片推入縫紉車間,等待縫紉加工,車縫流水線上的半成品推入后整車間等待后整包裝,然后裝箱后的服裝堆在倉庫等待客戶來運走。這樣的生產計劃執行方式讓生產都呈現出一種被動的局面。
而現在的服裝生產大訂單減少,快時尚的服裝產品增加,訂單小、交期短是現在服裝企業普遍面臨的狀況,就需要根據交期拉動服裝的生產,即拉動式生產,生產計劃是按照逆推的方法來設計,生產中也是要按照這個思路來應對。
在拉動式生產中,下一流程是上一流程的客戶。由下一流程的需求來確定上一流程的交貨期。比如8日為交貨期,7日要完成相應的檢驗裝箱和堆放,后整部就要求縫制車間要在6日完成車縫和返修,縫制車間則根據這個時間要求裁剪提供出4-6日所需裁片。
雖然看起來這種改變并不大,但是按照下個流程是上一流程的客戶的思想,對提供產品的數量、質量都有明確要求,如果中間某個環節出了問題,責任比較明確,而且可以按需生產,減少庫存和在制品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