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首頁欄目 > 電子期刊 >
第2327期【精益生產咨詢】你沒聽過的3824法! 發布時間:2023-08-30        瀏覽:

你沒聽過的3824法!


 

◆ ◆ ◆ 

01 .

3824法的科學性

 

8個步驟是3個階段的展開,24個節點是八個步驟的細化,通過展開、細化更具有操作性。上一階段的輸出是下一階段的輸入,一環扣一環,從問題的提出、分析問題、根治問題,由表及里、由淺至深揭示問題的本質和變異規律,它符合人們的邏輯思維,是解決問題科學方法,是降低項目風險的保證。

 

◆ ◆ ◆ 

02 .

3824法的核心思想

 

歸納為:一個中心,兩個基礎,三個強調。

 

◆ ◆ ◆ 

03 .

正確運用3824的方法

 

(1)3824法運用的精髓:區別對待、抓大放小、有章可循、持續改善

— 所有問題的解決都可以按照3824法的思路。

(2)具體操作層面,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簡化和細化:

— 針對原因非常明確、措施非常清楚的問題,采用快贏方法(復雜度3分以下)

— 針對原因不是很復雜的問題,采用簡單的3824法(復雜度3~5分)

— 針對原因很復雜的問題,使用完整的3824法(復雜度5分以上)

 

(3)總結:3824是科學的方法,必須運用科學的態度去應用。根據復雜度來選擇3824的應用,不能機械的使用。

 

◆ ◆ ◆ 

04 .

3824法解決問題的過程

 

1. 問題識別(策劃)

(1)信息統計

· 目的:識別問題,尋找改進的機會。

· 來源:公司方針、經營戰略;顧客要求、顧客聲音;對手信息;標桿分析;潛在損失;流程或業務的瓶頸。

· 信息統計的要求:符合三現精神(現場、現物、現實),遵循五原則。

 

(2)收集舊件

· 目的:獲得確鑿的證據,為實物解析等活動提供輸入。

· 舊件收集的關鍵點:

— 樣本量能代表總體;

— 與當前需要解決的課題有關;

— 發生故障的舊件,同課題選擇的范圍相匹配,且這些件的生產、使用等;

— 過程的4M1E基本保持一致;

— 可追溯性;

— 可還原故障;

— 應編制好舊件收集的計劃,做到5W1H;

— 應對舊件進行標識、分類、拍照、保管。

 

(3)課題的確定

· 課題來源:信息轉化為課題

· 課題描述例舉:

— 降低插件不良率

— 改進工裝,提高門窗壓條產品質量

— 降低插件不良率

— 減少縫制沾污,降低成品不良率

— 降低華普車型連接桿市場索賠率60%

· 課題確認的原則—六性評價:

 

(4)確定目標

· 目標確定的依據:

— 公司經營方針,目標要求

— 與競爭對手標桿之間的差距

— 顧客的呼聲

— 歷史數據統計

— 可行性分析的結果

· 目標確定的要求:

 

2. 團隊的組建(策劃)

項目發起人:項目預算及參與項目的人員的管理者,他支持并資助這個項目。

項目組長:項目的管理者,他對項目負全責。

項目核心成員:負責完成項目中關鍵任務的人員。(一般為2~3人)。

(1)職責分工

· 團隊建設要點:

— 選擇與項目有關部門的資格人員;通常為5~8人

— 建立并落實項目管理工作,包括日清、考核和激勵

— 確定并落實項目所需資源

— 識別項目推進所需的培訓需求,制定并落實培訓計劃

· 供應商參與改善項目方式:

— 對于核心類的請供應商參與

— 吸納為項目組成員

— 通過簽訂協議,由供應商自行成立小組改善

· 職責分工的要求:

 

(2)項目簽訂

· 目的:確定甲、乙、丙三方職責、權利、義務、資源的需求,考核指標和激勵方法。

· 流程:輸入項目名稱/項目目標/資源需求/完成期限/檢查、考核、激勵標準/生成項目/簽訂項目合同。

 

(3)推進計劃

· 目的:為了有組織、有計劃地推進改善,確保按質地完成項目全部任務,確保項目目標的達成并為項目簽訂提供輸入數據。

 

· 步驟:

— 按3824確定工作的內容

— 確定每項工作的目標;并按邏輯順序關系排列

— 確定每項工作所需時間,起始點、終止點

— 確定每項工作的責任人、協助者(需要時)、驗證者

— 識別關鍵路徑,并標識

— 確定節點和里程碑并標識,標明所需的日清,項目組織會議等

— 利用甘特圖繪制成推進計劃

— 對推進計劃進行風險評估,平衡成本、質量、進度三者關系,最后確定“計劃“

 

(4)培訓方案

· 培訓目的:提高成員的識別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

· 培訓輸入:

— 可行性分析中的難點和要點

— 項目所需知識和技能的不足

— 項目中新的工作平臺,工作原理中新的內容等(對項目成員來說)

· 培訓內容:計時培訓輸入產品、零部件的基本知識、工作原理、項目管理基本方法流程、常用技術、方法和工具。

3. 現狀調查(策劃)

(1)實物解析

· 目的:通過對足夠量的舊件利用觀察、測量、解剖、試驗等手段以查明故障發生部位、故障發生現象和故障發生的機理,以確定故障模式、故障模式生成的條件及故障模式的貢獻率。

 

操作要領:

— 解析對象故障件及其材料

— 解析手段:觀察、測量、解剖、理化試驗和故障再現等

— 解析內容:故障部位、現象、機理和生成條件

— 解析依據:產品的工作原理、相關標準等

— 解析結論應通過故障再現進行驗證

— 驗證結果由項目組評審,最后得到該產品有多少故障模式?每個故障模式對故障貢獻的幾率,以及每個故障模式的生成條件(因子)是什么,為其后的原因分析和對策采取提供輸入。

 

流程:

 

(2)流程剖析

· 目的:針對實物解析的結果,確定故障模式全過程中的產生過程和流出過程,為原因分析和對策制定提供了輸入。

· 流程:應定義為產品的實現的全過程所實施的活動,即市場調研—產品研發---過程開發—采購—制造—銷售—服務每項活動均有流程,即大流程中含有多個小流程 。

 

4. 原因分析(策劃)

(1)原因推測

· 原因分析的步驟:

— 找準對象:針對每一故障模式,區分故障責任,然后進行原因分析

— 集思廣益:由項目團隊組織分析

— 廣撒網:提出所有可能產生的原因并歸類

— 深究底:用5Y進行深入分析

— 至末端:一直找到末端因素

— 定要因:對所有末端因素(排除不可控制的末端因素,通過試驗進行要因確認)確定要因

 

(2)要因確認

· 要因確認的正確方法:技術類的通過現場試驗獲取數據,管理類通過調查表獲取數據。

· 要因確認的依據:判定標準,計算末端因素的貢獻率。

· 要因確認的內容:對末端因素貢獻率進行排序,確定前X位預先確定好為要因。

 

 

(3)三資分析

· 三資分析的對象:要因所涉及的人員,包括組織的內部和外部(供應商) 。

· 三資分析的目的:從管理的角度對人力資源所存在的問題調查清楚,對策提供輸入 。

· 三資分析的內容:資格、資歷、資質 。

· 三資分析的依據:對要因所涉及的人員所規定的三資要求。

· 三資分析的方法:現場調查獲取信息,然后與要求比對,識別差異 。

· 三資的結果:對未達要求的人員需采取相應的糾正措施,三資分析符合要求才能進。

 

 

(4)責任落實

· 責任落實重要意義:事事有人做,事事有人管。做就應該有標準、有管控,根據追溯的結果,實現糾正措施

· 三不放過的原則:

— 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過

— 責任人及相關人員未接受教育不放過

— 沒有采取永久性糾正措施不放過

· 責任追溯的路徑:有無標準——是否按照標準執行——標準是否有效

 

 

5. 對策確定(策劃)

(1)對策提出

 

(2)對策篩選

· 對策篩選——六性比較:

 

對策篩選流程:

 

制定對策篩選表:

 

對策確定表:

 

6. 改進實施(改進)

(1)實施計劃

· 實施計劃的流程:

— 輸入確認的對策

— 對對策進行了展開,將其細化成更具有操作性的措施

— 確定節點和里程碑

— 針對控制因素等確定控制點

— 針對關鍵要素確定檢查點

— 針對控制點、檢查點編制檢查表和數據收集計劃

— 對實施改進所涉及的人員識別培訓的需求,編制培訓計劃

— 對策實施的資源需求和產前準備

— 針對節點和里程碑所進行的日清安排

— 對出現異常問題處理

—確定上述工作的5w1H

— 生成實施計劃(計劃可依據進展情況,適時予以更新)

 

信息的可追溯性:

—臨時變更的起始編號和時間

—執行臨時變更生產的產品的標識、數量,存放地點、投放地點、防止與按更前產品混淆

—變更通知,跟蹤單及跟蹤的責任人

—信息變更實施中出現的問題處理方法和處理權限等

· 試點和推廣的方法:在改進實施中,為避免發生重大損失,應遵循小批試點、中批試點、大批推廣逐步導入的策略,當小批驗證對策有效時,則擴大為中批,以此類推

· 設計前后零部件變更要求:

—標識和記錄,使其具有可追溯性

—用戶手中的產品(涉及安全部分)的處理方法

—經銷商手中的產品處理方法

—工廠內庫存和在線產品處理方法

—供應商手中的產品方法

—確定處理方法時,應考慮法律、法規、合同等,避免帶其主損失和風險

· 對策實施檢查表的編制應注意因素:

—檢查目的:跟蹤對策實施符合性和有效性,對問題及時發現,及時處理

—檢查對象:實施計劃中的檢查點,控制點

—檢查內容:措施內容、要求、預期效果的實現情況,數據特征,計量和計數

—檢查手段:計量數據則用經過MSA的測量系統,計數型則采用檢查表進行現場調查

—檢查記錄:具有可溯性如:時間、地點、環境、人員等

· 改進中數據收集:

—目的:為保證數據的完整性、真實性和準確性,確保應獲得數據均能按要求、按計劃地得到收集,為評價對策執行的符合性和有效性提供可靠的輸入

—要求:能清楚地回答5W1H

—范圍:生產現場數據、下線后數據,使用時數據等。

 

(2)執行日清

· 目的:檢查評價對策實施計劃執行情況和預期目標的實現情況,遇有問題立即糾正,

· 對象:對策實施計劃中的節點和里程碑

· 手段:小組會議或相關人員匯報,項目組長評價

· 輸入:改進計劃和目標,日清檢查表、跟蹤表和數據收集的記錄

· 輸出:對存在的偏差,采取糾正措施

· 日清流程:輸入改進計劃/目標—節點/里程碑—編制日清檢查表/跟蹤表等—評價/對比—輸出問題點—生成日清報告—分析問題確定措施—跟蹤效果。

 

7. 效果驗證(改進)

(1)收集數據

· 對象:改進后的相關數據

· 目的:為項目驗證提供輸入

· 范圍:生產現場、服務和顧客使用等且與項目有關的數據

· 方法:測量、試驗、現場調查等

· 要求:真實、準確、可信、可比、可追溯

· 實施者:數據收集計劃中指定人員

· 時間:按數據收集計劃要求的期限進行

· 流程:輸入數據收集計劃-收集前準備-MSA-抽樣—測量/試驗—生成數據—分析數據-分析報告—效果判斷

 

(2)效果判斷

· 目的:判斷是否實現改進的目標(從實物質量到經濟效益)

· 對象:改進前和改進后對比

· 內容:項目目標

· 實物質量方面的:PPM、CTQ等

· 經濟方面的:索賠、劣質成本降低等負面影響,顧客滿意度,與母本/競爭對手差距的變化等

· 方法:對比數據綜合分析

· 要求:分析結論應得到相關部門的認可

· 流程:輸入改前/改后數據—項目組進行對比分析—判斷結果—目標達成-認可

輸入改前/改后數據—項目組進行對比分析—判斷結果—目標未達成-分析原因—改進

 

8. 防止再發(控制)

(1)歸零五轉化

歸零管理是指針對產品在設計、工藝、檢驗、管理、服務等,在產品實現的各種環節下出現的質量問題,從技術和管理兩個角度去徹底查找、分析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和機理,并采取糾正和預防措施,避免問題的重復發生的一套科學的管理方法。

 

歸零五轉化的要求:

国产一级在线观看|天天爱天天做天天添天天欢|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播放|国产精品黄页免费高清在线|欧美精品国产制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