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首頁欄目 > 電子期刊 >
第2362期【精益生產咨詢】作業速度、時間、作業指導書的應 發布時間:2023-10-14        瀏覽:

作業速度、時間、作業指導書的應該怎么制訂,怎么管理?

【精益生產咨詢】導讀

 

班組長只有掌握每天的作業進度,才能如期完成工作。而只有確定作業時間和作業速度,班組長才能掌握每天的作業進度。

 

01

 

作業時間

 

首先,教育員工不要僅以加工(作業)時間來看工作,產品的制造過程,由工程之前的搬入材料或半成品時開始,到轉入下一個工程時才算完結,其流程如圖2-1所示。

 

圖2-1 制造期間流程圖

 


僅考慮作業的時間,而不管怎樣加以分析或記錄制造時間,要想排除工作場所的差異或浪費,就顯得非常困難了。比如不考慮到工程中的停滯是如何發生,就無法把改善日程的安排做好。停滯只有以數字來加以控制,工程才可一件接一件而來。

 

如果同時承辦許多工程,就更容易產生因“錯綜復雜”而增加停滯的現象。比如管理人員不檢查清楚,就會提前進料,從而使得現場積壓大量的待工材料與半成品。

 

02

 

縮短制造日程

 

班組長在工程受理后,應當立即與班組成員一起檢討工程制造的適當時間,比如待料非作業的時間,準備時間,事后整理的時間,以及等候搬運的時間或日數。

各依其代表性物品搜集資料,并以數值來控制非作業的情形。班組長不但要要求每一位班組成員認真工作,而且應注意物品的停滯,即非作業的情形,也應使班組成員設法排除或縮短日程。

班組長還要以分析的眼光,注意自己職務范圍內的物品是以什么過程和什么時間轉移到下一進度的。

 

03

 

正常作業速度

 

現場的班組長時常因為不清楚班組成員的作業步驟,速度是否正常而發牢騷。正常與不正常之間有多少差別,有些班組長也無法進行評定。

班組成員的作業速度,出入是很大的。許多班組長往往只知其出入的大小,而不能加以正確地評定。這是因為班組長接受有關速度評價的教育訓練不夠所致。

雖然有作業標準作為依據,但作業時間仍然會因人而異,以至于要視作業者的每一個動作是否能得心應手而定。

一般而言,工作的速度依技術、熟練程度、責任心與身體狀況4個因素而定,而機械工具齊備,也是使作業快捷順利的必要條件。同時,作業時的動作,如技術屬于同一水準,則要靠作業人員本身的努力,才能使動作更加快速。

對班組長來說,評定速度,是對班組成員監督指導及制定標準時間所不可或缺的,但這種評價不可單憑班組長的直覺來做。一般情況下,班組長對于正常速度都有自己的標準,而作業速度評定技術是為了讓班組長的速度評定更為客觀而設定的。

下面以某一作業為例進行說明。假定此作業是以標準值88的速度進行,而班組長測為92,這是在±5%的寬放以內,故速度的判斷可以認為是正確的。也就是說,標準值與評定值(觀測值)的差別是在正負5%以內時,這個管理人員的速度評定值是可以供實際操作參考應用的。

正常速度的標準是多少?比如把30支針頭用雙手插入標準的板孔內,需246秒的時間。正常作業速度,在管理良好的工作場所中,對一個熟練工是可以期待的速度。如果管理人員對熟練工高效率的動作還覺得太慢時,他就無法做出正確的速度評價了。
 

04

 

標準工時的改善

 

作業所需的時間,會因企業的技術、工程、機械設備及使用材料的革新而急速降低,并隨著企業的管理能力及作業者熟練度的提高而慢慢地減少。因此,由標準時間可以看出一個企業的實力和潛力。

無論做何種工作,其完成必定有正式或非正式的規定作業時間,只是現場的工作比較容易適用這種做法罷了。

不過無論在多短的時間里進行作業,如因機械故障和材料用完而引起的待修、待料,指示不當而一再商議,或文件不當一再請示等主體作業以外的非作業時間一多,即使再努力設法縮短作業所需的(主體)時間,也無法使作業有所進展。換言之,現場管理人員應該注意自己工作場所的主體作業時間與非作業時間的比例。

非生產時間亦叫寬裕時間,通常分為因事寬裕、疲勞寬裕、作業寬裕及職場寬裕等。其細節內容、標準或因行業、工種而有所不同,但管理者有責任減少作業寬裕與職場寬裕的時間。

確立技術標準與管理體制,減少不必要的接洽或等待,改善作業法,提高操作者的熟練程度,則非作業時間與主體作業時間的比例就會漸漸改進。

作業時間中寬裕時間(非作業時間)所占的比率因工作場所、機種、作業之差別而有所不同,但最好限定在15%左右。

 

這一標準時間,可借助工作的合理化及從業人員能力的提高而有效降低,并由現場管理人員來執行。如果想減少標準時間,則應:

(1)按寬裕類別致力于減少非生產作業。
(2)力求主體作業的合理化。

(3)使操作者徹底認識減少的要點。
 

 

05

 

標準時間的運用原則

標準時間的運用原則包括以下4個方面:

(1)管理者應與下屬共同商討提高標準時間的可行性。

(2)依照作業標準化決定標準時間。

(3)標準時間通常是由準備時間、主體作業時間(真正消耗時間)及間隔時間組成,所以應該確立各種定義與作業(工作)內容,否則難有衡量準則。

(4)參考每一個標準時間與工地的標準時間量(純現場工時)來決定工時管理,并適當地予以運用。

在企業中,最令人憂慮的是工作沒有規定的標準時間。假如沒有新工作,作業者總會拖長時間;如果有了標準時間,就可以按進度作業。標準時間通常以一個單位來表示,因為如此才可以根據工作量明確地訂出標準作業的時間量。

工作時,若不養成以正常速度來進行作業的習慣,則費了一番工夫訓練的快動作與工作的連續力將會減退而無法復原。管理者應徹底使作業人員在指定時間內完成指定質量的產品,這樣的標準時間才有意義。

簡言之,標準時間就是以一般的作業能力就能達成目標的時間。作業標準時間測定的具體內容見表2-4。

 

如何制定與管理作業指導書

 

作業指導書是指作業指導者對作業者進行標準作業的正確指導的基準。作業指導書基于零件能力表、作業組合單而制成,是隨著作業的順序,對符合每個生產線的生產數量的每個人的作業內容及安全、品質的要點進行明示。所以在此用圖表表示一個人作業的機器配置,記錄了周期時間、作業順序、標準持有量,此外,還記錄了在何地用怎樣的方法進行品質檢查。如果作業者按照指導書進行作業,一定能確實、快速、安全地完成作業。

 

通常,將作業指導書中的機器配置圖記在A3大小的規定用紙上,并且記錄了作業順序、標準持有量、周期時間、實際時間、安全、品質檢查等各個項目,放置在現場機器加工生產線和組裝生產線上,這被稱為“標準作業單”。

 

一、作業指導書的內容

 

常用的作業指導書應包含以下內容:

 

二、作業指導書的編寫

 

1.基本原則

 

(1)5W1H原則

 

任何作業指導書都要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出:
What:此項作業的名稱及內容是什么。
Who:什么樣的人使用該作業指導書。
Where:在哪里使用此作業指導書。
Why:此項作業的目的是什么。
When:何時做。
How:如何按步驟完成作業。

 

(2)“最好,最實際”原則
 

最有效、最科學的方法;良好的可操作性和良好的綜合效果。

 

在數量上應滿足:


①不一定每個工位,每項工作都需要成文的作業指導書。
②“沒有作業指導書就不能保證質量時”才用。
③描述質量體系的質量手冊之中要引用多少個程序文件和作業指導書;是根據各組織的要求來確定。
④培訓充分有效時,作業指導書可適量減少。
⑤某獲證企業質量手冊中引用的作業指導書清單。

 

在格式上應滿足:

 

①以滿足培訓要求為目的,不拘一格。
②簡單、明了、可獲唯一理解。
③實用、美觀。

 

2.編寫步驟

 

(1)作業指導書的編寫任務一般由具體部門承擔。

 

(2)明確編寫目的是編寫作業指導書的首要環節。

 

(3)當作業指導書涉及其他過程(或工作)時,要認真處理好接口關系。

 

(4)編寫作業指導書時應吸收操作人員的意見,并使他們清楚作業指導書的內容。
 

3.作業指導書的執行

 

(1)作業指導書的批準

 

①作業指導書要按規定的程序批準后才能執行,一般由部門負責人批準。
②未經批準的作業指導書不能生效。

 

(2)作業指導書是受控文件

 

①經批準后只能在規定的場合使用。
②嚴禁使用作廢的作業指導書。
③按規定的程序進行更改和更新。

三、作業指導書的管理

 

(1)SOP(標準作業程序)制作完成后,須經由品保確認,再由生技主管確認(除制作者以外,簽名部分不可使用計算機打?。?。

 

(2)每一個機種的SOP都必須有一份版本的LIST(清單),用以標明該機種于當時各工作站最新SOP的版本為何。

 

(3)須有一份該機種SOP的變更記事,包含該機種全部SOP所有變更的事項LIST。

 

(4)SOP發行于制造單位需使用A3規格的紙張及品保單位需使用A4規格的紙,并都必須有簽收。

 

(5)所有的SOP皆須打印紙質文件并存盤,電子文件皆須有備份。

国产一级在线观看|天天爱天天做天天添天天欢|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播放|国产精品黄页免费高清在线|欧美精品国产制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