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首頁欄目 > 電子期刊 >
第2408期【精益生產咨詢】8D分析法,工廠這樣有效解決不良 發布時間:2023-11-20        瀏覽:

8D分析法,工廠這樣有效解決不良問題!

【精益生產咨詢】導讀

8D(8 Disciplines)即問題解決8步法,最早是福特公司使用的經典質量問題分析手法,對于解決工廠中存在的問題是一個很有用的工具,尤其在面對重大不良時,它能建立一個體系,讓整個團隊共享信息,并引導團隊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

 

工作中,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觸:

 

1. XX現象已經反映了好幾天了,怎么不見有人反饋呢?

2. XX事件解決方法大家都知道,可是沒有人愿意解決,我也一直推不動。

3. 這個不良現象到底是什么,為什么現在查到的和當時得知的不一樣呢?

4. 都已經讓XX部門全檢了,怎么又發現不良了呢?

 

5. 這個不良一直反復發生,XX部門根本解決不掉!

6. XX不良記得已經解決了呀,怎么還在發生呢?

7. 原來XX SBU以前處理過這個問題,我們去看看他們怎么處理的。

8. 每天都在被各種各樣的異常翻來覆去的折騰,根本沒有時間好好整理報告!

 

8D方法由8個步驟和1個準備步驟組成,客觀地確定、定義和解決問題并防止相似問題的再次發生。

 

8D方法應用流程:

 

—1—

 

D1

組建問題解決團隊

 

8D原名就是叫團隊導向問題解決步驟,8D小組需要由具備產品及制程知識,能支配時間且擁有職權及技能的人士組成,必須指定一名8D團隊組長。

 

不具備以上條件的8D是失敗的8D,它沒法在你需要資源解決問題時提供幫助。若一個體系出現了質量異常,絕非單一部門職能失效,否則整個體系需要重新進行完善。

 

8D團隊的角色構成:

 

8D負責人:作為8D項目支持者的身份參與8D項目。沒有負責人的簽字8D報告不能進行關閉審批。

 

8D組長:負責8D全過程的進行直至問題解決、8D項目關閉

8D組員:在組長的協調下利用自身知識與技能參與8D問題的解決

 

確定團隊成員應注意的問題:

 

團隊人數:4~10人

組長的選擇:部門經理指定本部門人員或親自擔任

組員的選擇原則:與問題相關且具備相關的資源、能力

 

D1的常見性錯誤:

 

選擇的8D團隊成員對涉及問題沒有相關知識或認識;只有一兩個人實施8D過程。

 

—2—

 

D2

描述問題

 

以客戶的角度和觀點詳細描述其所感受到的問題現象,將所遭遇的問題,以量化的方式,明確出所涉及的人、事、時、地、為何、如何、多少。

 

如何進行問題描述?

 

要找到問題的根源而不是表現癥狀的簡單描述;要定義問題的邊界(不要將問題范圍擴大到不可控的范圍之外)

 

5W2H方法

 

Who~誰發現的問題?

When~什么時間發現的問題?

Where~在何處發現的問題?

What~有什么問題發生?

Why~為何問題此時發生?

How~問題如何發生?

Howmany~問題發生的程度(多大?范圍?比例?)

 

D2的常見性錯誤:

針對表象而不是針對真正的問題進行描述;對問題的根本原因做過早的假設。

 

—3—

 

D3

開發臨時性控制措施

 

定義、驗證和執行臨時控制行動,保證在永久糾正措施實施前,將問題與內外部客戶隔離。

 

采用ICA作為暫時性的問題解決對策~隔離問題

 

開發ICA:

 

-保護問題可能的相關角色免受問題的影響~隔離問題

-爭取時間讓8D團隊找到問題的根本原因~在根本性解決措施出臺之前防范問題的重復發生

-ICA將執行到根本性解決措施 (PCA) 采用為止

 

—4—

 

D4

確定問題根本原因

 

尋真因如求醫問診,誤診或診斷不全,后患無窮。確定根本原因的主要工具:

 

反復提問(Five Why Method)

 

故障樹(Fault Tree Analysis)

 

魚骨圖(Cause Effect Diagram)

 

—5—

 

D5

定義并驗證根本性解決措施

 

當根本原因找出后,長期對策往往應運而生,但是如何針對性的制定最佳改善對策,以避免問題再發,仍需要整個團隊討論決議。

 

值得注意的是,一個原因可能有幾條措施,同步實施時需要保障解決最根本問題的措施務必被貫徹落實。

 

選擇PCA

 

-PCA是消除問題根本原因的行動

-提出PCA執行期望得到的最終結果

-確定PCA選擇標準~防止問題再現是最低標準

-可能的PCA方案分析~成本、時間、阻力等

 

—6—

 

D6

確認與實施根本性解決措施

 

長期對策可以改善或監控不良現象,是亡羊補牢的糾正措施;而預防再發著重于消除潛在的不合格或者發生趨勢變化的原因,屬未雨綢繆的改善方法。

 

預防再發時,我們一般需要考慮幾個方面:

 

1. 平行展開(舉一反三)

針對相同的工藝、方法、材料或設備方面進行同等風險評估(FMEA)

 

2. 流程完善

從流程面管控,多道審核或趨勢預警,在問題爆發前發現。

 

3. 防呆措施

自技術層面可徹底解除不良的防呆措施。

 

確定PCA計劃

 

- 怎樣實施

- 何時實施

- 誰來實施

- 何地實施

 

按計劃執行PCA

對計劃執行進行監控以確認PCA的有效性

 

證實PCA

問題是否完全被消除?

怎樣證明?(設定證明的標志或標準)

 

不建議采用類似如下效果確認:

  • 培訓完成
  • 糾正措施已完成
  • 可疑問題產品全部檢查完

 

—7—

 

D7

預防類似問題的重復發生

 

改善措施定義完成后,應長期監控從員工反饋、數據分析、現場確認等方面查核措施執行力及有效性。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方法即為改善前后不良率對比。

 

一旦確認措施有效,必須進行文件標準化。標準化是把企業所積累的技術、經驗,通過文件的方式進行規范。

 

標準化的結案應為形成文件編號并上傳系統,且對應崗位員工完成相關培訓。

 

什么是預防再發生?

 

預防再發生是指防止當前問題、相似問題再次發生

問題解決標準化

 

十二項工作原則之解決問題4步驟:

 

1. 解決問題

2. 修改相關程序文件

3. 相關人員培訓

4. 相關問題追溯

 

—8—

 

D8

8D過程總結

 

恭賀小組的每一成員,問題解決完成,對小組成員的努力予以肯定。

  • 8D項目正式關閉
  • 文件定案和存檔
  • 記錄過程中學到的教訓
  • 提交8D問題分析報告
  • 表達對成員的感謝
国产一级在线观看|天天爱天天做天天添天天欢|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播放|国产精品黄页免费高清在线|欧美精品国产制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