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管理方法
(一)A類備件庫存管理
1.加強設備管理,降低備件消耗量,壓縮總庫存量。
2.嚴格控制訂貨周期,庫存量降低到安全庫存以下應立即訂貨,減少占用資金。
3.降低單次進貨量,適當增加訂貨次數,提高資金周轉率。
4.選擇合適的安全庫存模型。
5.加強庫存管理,經常清點,減少不必要的庫存。
6.對重點設備實施技術改造,降低備件的磨損率,延長備件更換周期。
7.研究用價格更經濟的備件替換和代用的可能性。
(二)B類備件庫存管理
1.正??刂朴昧?,實行批量庫存控制。
2.采取定量訂貨的方式。
(三)c類備件庫存管理
1.維持高庫存數量以避免缺貨。
2.定期檢查,集中訂貨。
3.由于缺貨損失并不嚴重,訂貨周期相對寬松。
二、備件庫存基準量
1.A類備件作為庫存成本消耗最大的部分,必須嚴格控制其庫存量以降低庫存成本。倉庫管理部門根據上一年度A類備件庫存報告分析,確定下一年度的安全庫存。倉庫管理部門依A類備件預算用量、交貨所需時間、需用資金、倉儲容量等因素,填寫“備件預算及存量基準明細表”,經倉儲部經理核準后,作為存量管理的基準并擬定“備件控制表”進行備件存量管理。
2.B類備件的月用量由倉儲主管依據上一年的平均月用量,并參酌當年的銷售目標與生產計劃設定(若產銷計劃有重大變化應及時修訂月用量)。倉儲部應在精簡采購和倉儲成本的原則下,以“備件預算及存量基準明細表”設定庫存基準量。
3.C類備件由生產管理人員于每月的25日前,依上月及去年同期的耗用數量擬訂次月份的預計耗用量,倉儲部以此設定月庫存基準量。

三、請購點設定
1.請購點:采購作業期間的需求量+安全庫存。
2.采購作業期間的需求量=采購作業期限x預估月用量。
3.安全庫存:采購作業期間的需求量x 25%(差異管理率) +裝船延誤日數用量(歐、美地區 x天用量,日本與東南亞地區x天用量)。
四、備件耗用量差異分析
1.A類備件:倉儲部應于每月10日前就上月實際用量與預算用量比較,或就前三個月累計實際用量與累計預算用量比較,差異率超過管理基準以上者,需填制“備件耗用量差異分析月報表”送交生產部分析原因。
2.B類備件:倉儲部應每三個月為一周期就最近三個月累計實際用量與累計預算用量比較,其差異率在管理基準以上者填制“備件使用量差異分析月報表”,送交生產部分析原因。
3.c類備件:倉儲部應每半年為一周期就最近六個月累計實際用量與累計預算用量比較,其差異率在管理基準以上者填制“備件使用量差異分析月報表”,送交生產部分析原因。

五、補充庫存控制方式
1.A類備件:采用定量定貨方式,即當備件庫存降低到最低允許庫存量(訂購點)時,按照規定數量進行庫存補充。規定數量的計算以經濟訂貨批量為標準。
2.B類備件:采取連續庫存補充方式,即向備件供應商提供即時、正確的銷售報告與庫存報告,由供應商確定庫存補充計劃。
3.c類備件:采用定期補充方式,即選擇一個相對合理的定貨間隔期,每到訂貨期就根據當前庫存情況與允許最高庫存量來進行庫存補充,其中最高庫存量可以根據近期的銷售分析結果進行適當調整。
六、其他事項
(一)做好與相關部門的銜接工作
倉儲部應做好與采購部、銷售部的銜接工作,在保證生產需要和合理儲備的前提下,力求減少庫存量。
(二)定期分析庫存結構
倉儲部應定期進行庫存備件的結構分析,及時上報并協助做好報損、報廢和呆滯備件的處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