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弘益導讀:
今天來了解動作經濟原則前兩個原則和案例說明
動作經濟的四條基本原則
減少動作數量
1.是否有多余的搜索、選擇、思考和預定?
2.是否便于抓取和裝配?
3.對第二、三類動作,必須考慮減少和取消的改進措施。
4.對第一類動作,應探討通過使用夾具,改變動作順序來縮短動作時間,輕松作業。
雙手同時作業
1.對于簡單作業可以同時使用雙手和足,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又保持身體的平衡,減少疲勞。
縮短動作的距離
1.是否存在不必要的大動作來進行作業?特別是取放物品的距離是否過大?
輕松作業
1.能否減少基本動素數?
2.是否處于難于操作的不合理姿勢?
3.是否是需要大力氣的動作?
4.改進動作不僅提高作業效率,還必須考慮作業的舒適性。
動作改善的三要素
動作方法
實現某一作業,有多種方法,即使相同的方法,作業的實施方法也因人而異,因而存在一種最好的方法。
作業現場布置
通過動素分析,作業時間的大部分是移動,抓取和放松物品。這些動作與材料、工夾具和機器的放置場所,位置、高度、放置方法密切相關,因此,必須根據操作者動作的方便性來考慮作業場所得布置。
工夾具與機器
取代人的手,足,眼和頭協作作業的作用,減輕操作者的疲勞,獲得數倍于人的力量與正確性。
基本原則一:減少動作數
動作數越多,則作業時間越長。因此,要避免不必要的動作,物料和工具的放置要便于使用,盡量減少動作數,或一次完成2個以上的動作。
動作方法
取消不必要的操作:通過動素分析,減少第2類、第3類動作數
通過固定電烙鐵減少動作數
改善前電烙鐵位置沒有固定,由右手握持,一個作業需要5個動作。改善方案為固定電烙鐵的位置,動作數由5個減少為3個。
減少眼的活動:眼具有確認目的物的作用,通常在手足之前動作。眼的活動過大,過于頻繁,將延緩動作
利用反射鏡減少眼的活動。
改善前把工件裝入夾具中,在通過示波器判斷工件的好壞。改善方案通過兩片反射鏡觀看示波器波形,頭眼幾乎不移動就能同時看到工件與示波器中的波形。
合并兩個及以上的動作
用雙管注射器減少涂樹脂動作。
改善前用單管注射器在接線柱的兩邊涂樹脂,改善方案采用雙管注射器,一次同時在接線柱的兩邊涂樹脂,減少一半的動作數,作業也變得輕松易行。
作業現場布置
把工具物料放在操作者前面的固定位置處:避免尋找,彎腰,過渡伸手等動作。熟練到一定程度后可以達到無意識伸手即能抓取物件。
把標簽該放置在操作者前面固定位置處。
改善前操作者從左側取標簽,必須轉身。改善方案將標簽放置臺改在操作者前面,伸手即可去標簽,移動距離由40cm縮短為15cm。
把工具物料放置在便于作業的狀態:減少作業過程中的換手動作、預定動作。
利用夾鉗放置筒取消“改變夾鉗抓持方式”的動作。
改善效果:取消了改變夾鉗握持方式的動作。
按作業順序放置工具物料:可以減少尋找、選擇等動作,輕快作業。
按便于作業地順序布置工具。
工夾具與機器
利用便于抓取工具物料的工具物料箱。
用波紋板簡化抓取動作。
將零件放在波紋板上有利與用夾子夾起零件
把兩個以上工具合并成一個工具。
合并萬用表測頭。
利用快動夾緊機構:夾具設計原理中有專門的內容介紹該機構的原理與類型。
。 用壓板夾緊機構代替手柄螺旋夾緊機構,減少夾緊動作時間
用一個動作操作機器
快動開關。
改善前需要移動手柄才能開合開關、改善后只需按按鈕一個動作即能開合開關
基本原則二:雙手同時動作
人們經常用一只手代替萬用夾鉗等夾具握持工件,結果造成動作浪費。因此應經常注意到在作業中同時使用雙手動作,同時要改善作業現場和工夾具,以便于雙手同時作業。
焦點:某只手是否處于空手等待狀態?是否發生拿住動作?
動作方法
雙手同時開始和同時完成動作:在作業過程中某一只手空閑著,不僅造成浪費,還要加重另一只手的負擔,造成動作的不平衡。當然,要雙手同時作業,還存在是否可行的問題。
雙手同時把元件插入電路板
雙手對稱、反向同時動作:反復相同的運動軌跡是最自然的動作,若雙手的運動方向左右對稱的話,還可取得雙手相互運動的平衡,有節奏的進行動作,進一步消除雙手在時間上的偏差,防止作業差錯。
工具物料的對稱布置
改善前:在非對稱方式下作業,操作者必須轉動身體,人體平衡性差,容易疲勞。
改善后:對稱布置下作業,操作者無須轉動身體。
作業現場布置
按雙手能同時動作布置現場。 能夠用雙手進行的作業,也有因作業現場布置很差而無法用雙手動作的情況。最理想的情況是按左右對稱布置作業現場。
對稱與非對稱作業現場的布置。
夾具與機器
雙手同時動作的原則:
當要長時間拿住目的物時,應盡量采用固定工具;
對簡單的作業與需要力量的作業,應盡量采用能用足進行作業的工具
設計能進行雙手同時作業的工具
采用固定工具固定需要長時間拿住的目的物
實例:在把螺釘擰緊在工件的作業中,由于工件不穩定,左手拿住工件A,右手裝配工件B、擰緊螺釘等作業。在改善方案中,采用了固定工件的夾具,把左手解放出來,以便于雙手同時操作。
效果:動作數由8個減少為5個。
采用能利用足進行作業的工具
設計能雙手動作的工具與夾具
改善前用鉗子彎曲墊圈尾部
改善方案:在操作臺上開2個小槽,雙手同時把2個墊圈尾部插入槽中,再用手彎曲尾部。
效果:減少了多個動作。
問題:請用動素分析法分析改善前后的動素。
---------------------------------------------------------
閱讀完此文章您有什么想法?問題?疑問?建議?意見?想和一起閱讀此文的其他益友互動交流?想和我們的精益咨詢專家探討?
您可以1.【直接回復我們】
2.加【互動Q群】
3.到【微社區】
三個方式參與互動
---------------------------------------------------------
如果您覺得有用,請分享給您的朋友和同事,您的支持是我們努力的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