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的基本概念
所謂故障,是指設備喪失規定的功能。故障的種類可按以下方式劃分:
(1)功能停止型故障 設備突發性停止的故障。
(2)功能降低型故障 雖可以動作,但加工能力下降或導致其他損失的故障。
故障是冰山的頂峰
我們說故障是冰山的頂峰,也就是說故障是設備暴露出的問題,而大量的問題是隱蔽的、潛在的、尚未形成功能故障。就像冰山藏在水中的部分。
中國有句俗話:“螻蟻雖小,可以毀掉萬里長堤”。日本的一些“無人”工廠也提出“無人始于無塵”。濟南卷煙廠在設備上一直開展“清潔—清潔—再清潔”的三個清潔活動。這是因為塵土就可以導致故障的發生。其演變過程如下: 塵土→劃痕→存水→電化學反應→銹蝕→松動→振動→疲勞→微裂紋→裂紋→斷裂→最終故障
設備故障就是設備失去應有的機能。故障有兩種,一種是設備突然停止(機能停止型故障),另一種故障是設備性能降低(機能低下型故障)。
設備故障具體表現有:零件斷裂、零件變形、跑冒滴漏、電氣短路、電氣斷路、零件脫落、缺少零件等許多形式。
一、設備故障的分類
設備故障按技術性原因,可分為三大類:即磨損性故障、腐蝕性故障、斷裂性故障。
1、磨損性故障
由于運動部件磨損,在某一時刻超過極限值所引起的故障。
所謂磨損是指機械在工作過程中,互相接觸做相互運動的對偶表面,在摩擦作用下發生尺寸、形狀和表面質量變化的現象。
2、腐蝕性故障
腐蝕性故障主要是指金屬腐蝕。 金屬腐蝕的狀態常見的有八種:均勻腐蝕、電偶腐蝕、縫隙腐蝕、小孔腐蝕、晶間腐蝕、選擇性腐蝕、磨損性腐蝕、應力腐蝕。
金屬腐蝕的原因可分化學腐蝕、電化學腐蝕和物理腐蝕三類。
化學腐蝕:金屬和周圍介質直接發生化學反應所造成的腐蝕。
電化學腐蝕:金屬與電介質溶液發生電化學反應所造成的腐蝕。反應過程中有電流產生。
物理腐蝕:金屬與熔融鹽、熔堿、液態金屬相接觸,使金屬某一區域不斷熔解,另一區域不斷形成的物質轉移現象,即物理腐蝕。
3、斷裂性故障
主要可分機械疲勞斷裂、熱疲勞斷裂和塑性斷裂等。
機械疲勞斷裂:由彎曲疲勞、扭轉疲勞、接觸疲勞、復合載荷疲勞等疲勞導致的金屬斷裂。
熱疲勞斷裂:由高溫疲勞等導致的金屬斷裂。
塑性斷裂:塑性斷裂是由過載斷裂和撞擊斷裂所引起。
二、設備故障的原因
1、生產部門操作有問題,造成使用時間過長、使用強度過大速度過快、按錯按鈕、放錯原材料等。
2、設備維修、保養部門維修保養不當,這包括維修保養不足、維修保養過度等原因。
3、長久性故障多,未對故障進行詳細的分析。 這是大家容易忽視的原因。
不少企業對故障往往分析不夠,大家一旦發現故障了,就想方設法把它修好。通常遇到一個問題就解決一個問題,從來沒有尋找故障發生的規律。故障分析是從發生故障那里得到好的經驗,防止問題再發,或者防止類似問題發生,否則問題出現一個處理一個,每天像消防隊員一樣四處救火,這樣對整個公司的管理水平提升是沒有幫助的。
三、減少設備故障的對策:
1、規范員工操作,嚴格執行使用操作規程,是保證機械設備工作的可靠和提高使用壽命的重要條件,因此加強員工作業標準化檢查。此外,對操作人員進行培訓,提高職業素質和工作水平,減少甚至消除因為員工操作不當引起的設備故障。
2、加強清掃日常點檢、日常保養
建立合理的日常清掃、點檢、保養保養制度。實現清掃和點檢規范化,將點檢周期、點檢位置、點檢方法、判斷標準等進行標準化。并且將螺絲螺帽緊固、零部件更換、補油、換油這些簡單的保養也系統化、制度化。
3、合理維修:確保檢修及時,但是又不檢修過度。要做到有針對性地檢修,就要加強點檢、點檢結果分析、故障周期預測。
4、有效進行故障分析
(1)了解設備的結構、零部件的機能,以及操作方法、保養方法等整個系統。
(2)認真觀察、記錄故障的表象,重點關注與故障有關的部位以及周圍的關聯部位。
(3)跟進設備的結構、原理、故障的現象等,進行相應的分析解析工作。 (4)根據分析結果,制定出設備故障的臨時應急措施。
(5)問“五個為什么”,尋求真正的原因,找到長久性對策,也就是預防性對策,解決故障的實質性問題。
隨著TPM的不斷發展,日本把這一從上到下,全系統參與的設備管理系統的目標提到更高水平,又提出:“停機為零!廢品為零!事故為零!”的奮斗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