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金融的含義及特點 發布時間:2014-03-26        瀏覽:
 1.供應鏈金融的含義
  供應鏈金融,是對一個產業供應鏈中的單個企業或上下游多個企業提供全面金融服務,以促進供應鏈核心企業及上下游配套企業“產—供—銷”鏈條的穩固和流轉暢順,并通過金融資本與實業經濟協作,構筑銀行、企業和商品供應鏈互利共存、持續發展、良性互動的產業生態。
  供應鏈金融并非某一單一的業務或產品,它改變了過去銀行等金融機構對單一企業主體的授信模式,而是圍繞某“1”家核心企業,從原材料采購,到制成中間及最終產品,最后由銷售網絡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這一供應鏈鏈條,將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全方位地為鏈條上的“N”個企業提供融資服務,通過相關企業的職能分工與合作,實現整個供應鏈的不斷增值。因此,它也被稱為“1 N”模式。
  
  2.供應鏈金融的特點
  (1)供應鏈金融從核心企業入手研究整個供應鏈,一方面,將資金有效注入處于相對弱勢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業,解決供應鏈失衡問題;另一方面,將銀行信用融入上下游企業的購銷行為,增強其商業信用,改善其談判地位,使供應鏈成員更加平等地協商和逐步建立長期戰略協同關系,提升供應鏈的競爭能力,促進了整個供應鏈的持續穩定發展。
  (2)供應鏈金融從新的視角評估中小企業的信用風險?;诠溄鹑诘乃枷?,銀行等金融機構從專注于對中小企業本身信用風險的評估,轉變為對整個供應鏈及其交易的評估,這樣既真正評估了業務的真實風險,同時也使更多的中小企業能夠進入銀行的服務范圍。
  
  供應鏈金融的融資模式分析
  
  1.應收賬款融資模式
  以未到期的應收賬款向金融機構辦理融資的行為,稱為應收賬款融資。下文圍繞供應鏈上的上游企業和下游企業,以及參與應收賬款融資的金融機構,來設計應收賬款融資模式,如圖1所示:
  
  基于供應鏈金融的應收賬款融資,一般是為處于供應鏈上游的債權企業融資。債權企業、債務企業(下游企業)和銀行都要參與其中,且債務企業在整個運作中起著反擔保的作用,一旦融資企業出現問題,債務企業將承擔彌補銀行損失的責任,這樣銀行進一步有效地轉移和降低了其所承擔的風險。另外,在商業銀行同意向融資企業提供信用貸款前,商業銀行仍要對該企業的風險進行評估,只是更多關注的是下游企業的還款能力、交易風險以及整個供應鏈的運作狀況,而并非只針對中小企業本身進行評估。
  應收賬款融資使得融資企業可以及時獲得商業銀行提供的短期信用貸款,不但有利于解決融資企業短期資金的需求,加快中小企業健康穩定的發展和成長,而且有利于整個供應鏈的持續高效運作。
  
  2.保兌倉融資模式
  在供應鏈中處于下游的企業,往往需要向上游供應商預付賬款,才能獲得企業持續生產經營所需的原材料、產成品等。對于短期資金流轉困難的企業,可以運用保兌倉業務對其某筆專門的預付賬款進行融資,從而獲得銀行的短期信貸支持。保兌倉業務,是在供應商(以下稱賣方)承諾回購的前提下,融資企業(以下稱買方)向銀行申請以賣方在銀行指定倉庫的既定倉單為質押的貸款額度,并由銀行控制其提貨權為條件的融資業務。保兌倉業務適用于賣方回購條件下的采購。其基本業務流程設計如下圖2所示:
  
  保兌倉業務除了需要處于供應鏈中的上游供應商、下游制造商(融資企業)和銀行參與外,還需要倉儲監管方參與,主要負責對質押物品的評估和監管;保兌倉業務需要上游企業承諾回購,進而降低銀行的信貸風險;融資企業通過保兌倉業務獲得的是分批支付貨款并分批提取貨物的權利,因而不必一次性支付全額貨款,有效緩解了企業短期的資金壓力。
  保兌倉業務實現了融資企業的杠桿采購和供應商的批量銷售,同時也給銀行帶來了收益,實現了多贏的目的。它為處于供應鏈節點上的中小企業提供融資便利,有效解決了其全額購貨的資金困境。另外,從銀行的角度分析,保兌倉業務不僅為銀行進一步挖掘了客戶資源,同時開出的銀行承兌匯票既可以由供應商提供連帶責任保證,又能夠以物權作擔保,進一步降低了所承擔的風險。
  
  3.融通倉融資模式
  存貨融資是企業以存貨作為質押向金融機構辦理融資業務的行為。當企業處于支付現金至賣出存貨的業務流程期間時,企業可以采用存貨融資模式。所謂融通倉,是指第三方物流企業提供的一種金融與物流集成式的創新服務,它不僅可以為客戶提供高質量、高附加值的物流與加工服務,還能為客戶提供間接或直接的金融服務,以提高供應鏈的整體績效,以及客戶的經營和資本運作的效率。其基本業務設計如下圖3所示:
  
  基于供應鏈金融的思想,中小企業采用融通倉業務融資時,銀行重點考查的是企業是否有穩定的存貨、是否有長期合作的交易對象以及整個供應鏈的綜合運作狀況,并以此作為授信決策的重要依據。另外,融通倉業務引進了第三方物流企業,負責對質押物驗收、價值評估與監管,并據此向銀行出具證明文件,協助銀行進行風險評估和控制,進一步降低銀行的風險,提高銀行信貸的積極性。另外,商業銀行也可根據第三方物流企業的規模和運營能力,將一定的授信額度授予物流企業,由物流企業直接負責融資企業貸款的運營和風險管理,這樣既可以簡化流程,提高融資企業的產銷供應鏈運作效率,同時也可以轉移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降低經營成本。
  融通倉業務開辟了中小企業融資的新渠道。在供應鏈的背景下,通過融通倉業務,中小企業可以將以前銀行不太愿意接受的動產轉變為其愿意接受的動產質押品,從而架設銀行與企業之間資金融通的新橋梁。
  
  基于供應鏈金融的三種融資模式比較分析
  
  1.三種融資模式的相似點

  應收賬款融資、保兌倉融資和融通倉融資都集中體現了供應鏈金融的核心理念及特點,為中小企業提供了短期急需資金。既使得企業維持持續的生產運作,提高了整個供應鏈的運作效率,又使得銀行獲得收益,并且跳出了單個企業的局限,從整個供應鏈的角度考察中小企業,從關注靜態企業財務數據轉向對企業經營的動態跟蹤,從根本上改變銀行業的觀察視野、思維脈絡、信貸文化和發展戰略。

         2.三種融資模式的差異點
  應收賬款融資、保兌倉融資和融通倉融資在具體運用和操作的過程中存在差異,分別適用于不同條件下的企業融資活動,具體如表1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處在供應鏈中的企業在具體的運作過程中,各種生產活動相互交織,沒有嚴格的劃分,可能既處于債權方同時又急需資金購買原材料維持生產,因此,應收賬款融資和保兌倉融資沒有絕對的適用條件,企業可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選擇,有時也可以綜合加以考慮和運用。
  總之,應收賬款融資、保兌倉業務和融通倉業務分別以應收款、預付款和存貨為質押物為中小企業融資,處在任何一個供應鏈節點上的中小企業,都可以根據企業的上下游交易關系、所處的交易期間以及自身的特點,選擇合適的融資模式以解決資金短缺問題。
  基于供應鏈金融的中小企業融資的潛在優勢
  
  中小企業基于供應鏈金融的潛在融資優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有利于弱化銀行對中小企業本身的限制。

  供應鏈金融是圍繞著一個產業鏈上的核心企業,針對其他多個中小型企業提供的全面金融服務。因而,銀行服務的主體不再局限于中小企業本身,而是整個供應鏈;銀行的信用風險評估也從對中小企業靜態的財務數據的評估轉到對整個供應鏈交易風險的評估。
  
  2.有利于緩解銀行信息不對稱的程度。
  供應鏈金融是把中小企業放在整個供應鏈中加以考慮,處于供應鏈中的企業信息比較暢通,銀行容易隨時掌握和控制潛在的風險,降低了企業的逆向選擇風險和道德風險;企業具有穩定的上下游企業,良好的運營環境,且產業發展方向明確,因而很容易對其信貸風險進行預測;企業通常通過商會、行會緊密聯系在一起,之間的信息比較暢通,銀行比較容易獲得。供應鏈中的中小企業聚集在一起,相互交易,企業信息相互交流,必然產生信息的聚集以換取更多鏈內的信息,并樹立良好的信用形象。這樣銀行通過與鏈內企業合作可以降低銀行的信息收集成本,減少其交易成本,刺激銀行發放貸款的積極性。

  供應鏈金融可以有效緩解我國目前中小企業的融資困境,但是,在實踐過程中,一部分金融機構為了進一步降低風險,要求核心企業必須同時提供某種書面的承諾和擔保,從而限制了一些中小企業運用供應鏈金融獲得信貸支持。
国产一级在线观看|天天爱天天做天天添天天欢|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播放|国产精品黄页免费高清在线|欧美精品国产制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