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期【精益咨詢】會鼓勵更會激勵員工05(批評激勵,
發布時間:2015-03-04
瀏覽: 次
聰明的中層要明白,批評的真正目的并不在于批得對方體無完膚底地打倒對方,而是糾正對方的錯誤。因此,批評不應傷害對方,而過藝術的批評激勵他,使對方表現出更好的業績。
艾克森的這種批評方式間接地鼓舞了那些編輯人員,這不能不視一種高明的激勵手段。
艾克森能將批評這件令人十分難為情的事情把握得如此好,且運用自然,不能不說是一種高明的激勵手段。“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當中層面對自己交代的事情而沒有圓滿完成時,或者是員工的工作出現了差錯時,適當的批評是應該的,應像艾克森那樣以幫助他人成長為基礎,而不是出氣,打擊他人。
“哀莫大于心死”,批評過“度”,無論對員工還是企業的發展都不利,只有“適度”,掌握一定的原則,才能起到成功的激勵效果。
美國著名企業家瑪麗·凱在《用人之道》一書中這樣說:“絕不可只批評不表揚,這是我嚴格遵循的一個原則,你無論批評什么或者批評哪個人,也得找點值得表揚的事情留在批評后。這叫作‘先批評,再表揚’。”可見,先給巴掌再給甜棗的做法值得每位中層領導學習和效仿。
聰明的中層領導就應該像案例中的領導那樣,即使部下有錯誤,但如果是他自己已經意識到錯誤的時候,千萬不要直接批評,而是給予適當的批評或者懲罰,使他知道自己的錯誤,待他心平氣和之后再恰當地給他一點甜頭,引導他朝正確的方向走。這種激勵方式,自會讓員工佩服得五體投地,這樣員工的激情自然也能在瞬間迸發出來。
有句話說:“批評應該是善意的,而非惡意的;批評應該是激勵的,而不是打擊;批評應該是維護人的尊嚴,而不是辱沒人格;批評是愛而不是恨,是藏在嚴峻的外表下深沉的熾熱的愛!”
當員工知道自己做了錯事后,本身就很沮喪,甚至害怕,如果此時中層領導僅因這一件事就波及員工個人素質、修養等.把下屬說的一無是處,就會給員工心理造成極大的傷害。因此,中層領導者一定要掌握批評時“對事不對人”這一原則。
精益咨詢認為作為中層要明白,批評的目的不是責備員工,而是激勵他如何將事做好。只有批評具體的事情,讓員工明白受批評的原因,才能起到以理服人的效果。而且,最好一次只批評一件事情,如此才能起到激勵
這里,松下幸之助的這一委婉批評,可以看做是對主廚的激勵。這種借彼說此、聲東擊西的間接批評方式,顧及了主廚的面子,并給了他一個思考的余地。這種莫大的鞭策作用,既含蓄婉轉,又不傷被批評者的自尊心,可謂一種絕佳的批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