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運營企業首先是從客戶那里承接到訂單,滿足客戶或市場的交貨需求。接到訂到以后通過生產計劃管理部門進行內部轉換,變成物料的采購計劃,再變化成生產制造部門的生產計劃,這是一個信息中心和生產制造的指揮中心,是連接了銷售部、采購部、生產制造部、倉庫管理部的指揮中心和信息中心。也可以把它定位為計劃和物控部門,當然不同的企業可能還沒有整合成這樣的一個專業的部門。
計劃
=Planning=
首先,我們講計劃管理部門的定位。
這個部門的定位就是服務和協調。服務我們的銷售部,采購部,生產部;同時對這個過程進行產供銷有機的整體協調。
第一,職責。我們在生產制造中經常講下道工序就是我們的客戶,也就是說內部的銷售部、采購部、生產制造部都是我沒計劃管理部門的客戶,那么服務協調要達到生產的有序進行,按期交貨,滿足客戶的交期。
第二,工作定位。首先要形成一個統一的指揮系統,工作才能有序。所以,我們的定位就是一個信息與指揮中心。
第三,追求產出。計劃管理部門作為公司內部的一個職能部門,要站在公司的立場上去思考如何實現公司的有效產出最大化。
那么什么是有效產出呢?當我們生產出來很多的產品,但卻不是客戶需要的,這就不是有效產出。那如果我生產出一個產品,雖然不是客戶目前需要的,卻是客戶未來一個月或者半年以后才需要的,這也不是有效產出。要形成公司有效的運營就是要形成快速的物料流動,快速的變現,把原材料快速的變成成品并快速出貨銷售出去。
以上三點就是計劃管理工作的一個定位。我們要站在公司的立場上思考,而不是僅僅站在我們本部門的立場上思考。
接下來我們講什么是計劃管理
計劃也可以理解為預計加策劃。什么叫預計?就是事實都想在前面。針對當前的情況分析未來可能會發生什么事,要做什么樣的預防和應對的策略。
那個這個預計都要從哪幾方面出發呢?
第一,客戶的需求。未來客戶的需求有多少,產品機構的什么樣以及它未來變化的趨勢是什么樣。
第二,內部的生產能力。每天、每月的生產能力有多大;生產不同品種的能力。
第三,供應的資源。外部供應的資源,物料的供應,外協工序的加工這些供應資源的能力,配合度怎么樣,我們都要有一個事先的預估。
接下來,
在預計的基礎上要進行策劃,最后形成決策,計劃最重要是形成決策。決策那些方面呢?
第一,這個產品的生產方法,也就是要經過什么樣的工序,經過哪些設備。
第二,策劃。計劃要確定具體的日程,也就是這個產品訂單具體的生產日程安排。第一道工序什么時候要投放,其他工序什么時候開始生產。
第三,資源的分配。這里面就包含了設備資源,人力的資源,還有相關一些輔助工具。
結語
所以說,計劃就等于預計加策劃,一定要做一個判定。既掌握客戶的需求,又對生產能力,供應資源等等這些信息做出判斷和預防,而不是把這個皮球踢給生產部門,這是生產計劃部門的天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