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M(Total Product iveMaintenance)的意思就是“ 全員生產維修”,這是日本人在70年代提出的,是一種全員參與的生產維修方式,其要點就在“生產維修”及“全員參與”上。
通過建立一個全系統員工參與的生產維修活動,使設備性能達到最優。TPM 作為制造業的設備全員生產維護工具,曾經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風靡一時,并被諸多國有企業廣為推崇,然而時至今日TPM 已被人淡忘。就當前的印刷包裝行業而言,節能減排,挖掘降低成本潛力已成為行業的共識。
可是由于設備的故障率偏高所帶來的潛在能源、人力、時間等的不合格浪費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這也是行業良性發展掩蓋了“重操作,輕保養”的不良作業習慣,加上專業分工,維修的只維修,操作的只操作,造成操作工抱怨“維修工維修不及時,沒有停機后檢查,不能提前發現設備故障。”;維修工責怪“操作工不愛惜設備,缺乏保養設備。”……如此推諉扯皮、相互抱怨,內訌不斷,矛盾升級成為印刷包裝行業的通病。
要解決這些問題,重拾TPM 不失為一劑靈丹妙藥。以下小編就為大家揭秘TPM 推行中的三大階段十個步驟:
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準備階段。此階段主要是制定TPM 計劃,創造一個適宜的環境和氛圍;
第二階段為引進實施階段。此階段主要是制定目標,落實各項措施,步步深入開展工作;
第三階段為鞏固階段。此階段主要是檢查評估TPM 的結果。改進不足,并制定下一步更高的目標。
十個步驟:
1、TPM 引進宣傳和人員培訓。
主要是向企業員工宣傳TPM 的好處,可以創造的效益,教育員工要樹立團結概念,打破“操作工只管操作,維修工只管維修”的思維習慣。
2、建立組織機構推動TPM。
成立推行督導小組,范圍可從公司級到工段級、層層指定負責人,賦予權利、責任。企業、部門的推動小組最好是專職的脫產機構,同時還可成立各種專業的項目組,對TPM 的推行進行指導、培訓、解決現場推進困難問題。
3、建立基本的TPM 策略和目標。
TPM 的目標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a. 目的;b. 量化;c. 時間進度。即,什么時間在哪些指標上達到什么水平,考慮問題順序可按照如下方式進行:外部要求→內部問題→基本策略→目標范圍總目標。
4、建立TPM 推進總計劃。
制定一個全局的計劃,提出口號,使TPM 能有效地推行下去,逐步向四個“ 零”的總目標邁進。計劃的主要內容體現在以下的五個方面:A 改進設備綜合效率;B 建立操作工人的自主維修程序;C 質量保證;D 維修部門的工作計劃表;E教育及培訓、提高認識和技能。
5、制定提高設備綜合效率的措施。
成立各專業項目小組,小組成員包括設備工程師、操作員及維修人員等。項目小組有計劃地選擇不同種類的關鍵設備,抓住典型總結經驗,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項目小組要幫助基層操作小組確定設備點檢和清理潤滑部位,解決維修難點,提高操作工人的自主維修信心。
6、建立自主維修程序。
首先要克服傳統的“我操作,你維修”的分工概念,要幫助操作工人樹立起“操作工人能自主維修,每個人對設備負責”的信心和思想。推行5S 活動,并在5S 的基礎上推行自主維修“七步法”。
7、做好維修計劃。
維修計劃指的是維修部門的日常維修計劃,這要和小組的自主維修活動結合進行。并根據小組的開展情況對維修計劃進行研究及調整。最好是生產部經理與設備科長召開每日例會,隨時解決生產中出現的問題,隨時安排及調整維修計劃。
8、提高操作和維修技能的培訓。
培訓是一種多倍回報的投資,不但要對操作人員的維修技能進行培訓,而且 也要對他們進行操作技能的培訓。培訓要對癥下藥,因材施教,有層次地進行培訓。
9、建立設備初期的管理程序。
設備負荷運行中出現的不少問題往往在設備設計、研發、制造、安裝、試運行階段就已隱藏了。因此,設備前期管理要考慮維修預防和無維修設計,在設備選型(或技術改造)、安裝、調試及試運行階段,根據試驗結果和出現的問題改進設備,具體目標是: 在設備投資規劃的限度內爭取達到最高水平;減少從設計到穩定運行的周期;工作負荷??;保證設計在可靠性、維修性、經濟運行和安全性方面都達到最高水平。
10、建立TPM 體系,施行績效考核。
把TPM作為一項管理工具使用,看成制度來遵守,視為命令來執行,在推行TPM 活動中他們建立了完善的設備管理體系。并把這一切工作視為一種習慣,然后結合績效考核變被動為主動,讓員工真正享受到推行TPM 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