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質量人員要不要懂工藝和技術?
請各位質友展開討論,各抒己見。
喬布斯因為不懂得機械上的散熱原理,但他就是不能忍受,電扇的噪聲和共振,他要求Apple電腦,必須沒有散熱扇,任何電扇都不要。
結果從apple II開始,蘋果電腦成了世界上唯一不用電扇散熱的電腦。
在討論這個問題(質量人員需不需要懂工藝和技術)前,應當先要理解質量人員到底是做什么的,或者說質量管理應當做些什么。
質量人員,是執行質量管理的人員,質量管理首先是一種管理,管理包括:文化、體系、流程、方法、工具、績效等。
這才是質量人員的角色定位!
質量人員應當精通這些知識,這是他們的強項和本份,而不是技術和工藝!
技術和工藝是專業工程師的事,這是他們的強項和應做的事!
你不能拿不是自己的強項且份外的事,去挑戰別人的強項和取代別人的職責,因此,這樣做注定是一個悲催的結局!
舉個例子:
1、關于策劃:
設計人員給出產品特性,工藝人員給出實現產品特性所需要的過程特性,而質量人員呢?
就是確定這些特性的控制方法。
2、關于問題解決:
當出現失控或不合格/投訴時,技術人員從技術層面給出原因和方案,質量人員應在技術原因的基礎上,上升到管理和體系、流程層面找原因,并制定相應措施。
客戶發現產品上經常有沒有打緊的螺絲,技術人員可能會探討是不是力矩不夠或過大、工具是否出了問題,而質量人員應當看一下是否對電動起子進行過點檢。
操作人員是否按照作業規范來操作,為什么沒有做點檢,為什么沒有正確操作,一步步地上升到工作流程、體系、責任上。
3、關于改善:
質量人員應識別改善的方向和課題,推薦所用的流程和方法。
應注意,分析和改善工具,如FMEA、DOE等,不是質量人員的專屬工具,而是技術人員和質量人員都應精通和應用。
當然,質量人員也應當了解相應的技術和工藝,但只是了解就可以了,無需精通,即使碰巧他也是這個專業出身的。
只要當前職位是質量管理,也不應當越俎代庖,而是以質量管理的思維方式 - 從管理層面上來工作
其實你看每個人的回帖,舉的例子感覺都好像很有道理,說品質人員不懂技術不行的說的挺有道理的,說不懂技術也能做好品質的感覺也是挺有道理。
作為品質人,千萬不能以點概面,非黑即白,很多問題都是既矛盾又統一的關系。
當你工作多年以后,發現自己越來越佛系,越來越會搗糨糊,越來越像老油條,其實不是你墮落了,而是你見多識廣了,哈哈,開個玩笑,自娛自樂一下。
貼一部分上來吧,其余部分可以去老貼看
回歸樓主的問題,需要懂技術嗎?
回帖一:
懂了更好,但是這個度如何把握?
這個取決于你時間成本的投入,時間投入技術方面研究的越多,你越懂,最后可能會搞得比技術人員還懂,這樣誰都忽悠不了你。
然而這會帶來一個問題,技術部門會經常被你嗆的形成一個觀念,你懂你說,我說了又非??赡鼙荒惴駴Q,質疑還不如不說。
整個公司變成了品質部門的一言堂,技術部門都沒活干了,也會形成他們技術越來越弱,凡事推諉給品質部解決的的強烈傾向。
還有另外一點你要考慮投入產出比,老板招個10年有經驗的QE一萬塊,招個5年經驗的只要5000塊,我是老板我只要找那個半懂只要5000塊的來干活就行了。
因為企業里80%以上的問題只要這個半懂的就能解決了,而且主要是回歸源頭技術部自己要懂,而不是招個高大上的福爾摩斯來偵查監督斷案。
當然最好建議你要懂裝不懂,依然用邏輯來發問,來引導技術部門說出他們自己的思路和解決方案才是最重要的。
讓別人有說話的機會永遠比自己不停地說更有效,更能有讓別人言必行的效果。
實際這個問題可以回到提到的,一個公司有了品質和技術的分工,那么,是讓品質人員懂技術更好,還是讓技術人員懂品質更好?
我個人的傾向是后者,這也是回歸了品質是設計出來的理念。
一個公司如果不斷地花大價錢招募有技術背景的品質人員,卻花很少的價錢去招募一些剛畢業的研究生來做技術做工藝做開發,有可能就造成雖然警察都是福爾摩斯,但是犯罪分子卻層出不窮的混亂局面。
任何公司的資源都是有限的,你要有重點的投入資源,做好責任權力的分配,加強核心部門的隊伍建設才是最重要的。
不懂也不要緊,如上所說,當你降低姿態用邏輯發問,更可能有效地解除別人的戒備心理,認為你是小白,我就可以多說點給你掃掃盲。
如果你想讓小學生推導出勾股定理,你應該如何引導?
質量人部落有很多這種討論,大家可以搜搜看看對提高自己的邏輯能力很有好處。
我曾經有過一個SQE同事,僅僅畢業一年,沒有任何SQE經驗,但是對所有供應商都不卑不亢,發問起來邏輯清楚,鏗鏘有力,供應商也被他管的服服貼貼。
還有個SQE同事,數學專業畢業的,那邏輯思考力也是厲害的不得了,幾個問題就能問到點子上。
大家想象為什么很多只懂統計學的黑帶大師能解決很多老大難問題?
有經驗有技術的人如果遇到類似問題,他們的第一個想法就是參考過去的經驗,立馬給出這個問題最可能的原因,然而這是主觀的,有可能不是真因或是不是主要原因。
而且如果他們遇到一些新的復雜問題,如果沒有邏輯思考力和好的工具,基本就是歇菜或者胡亂臆斷的狀態。
有可能讓黑帶大師解決會繞一些彎路,花費多余的精力去搜集一些非主要因子的參數結果,做很多實驗,但是往往能真正客觀地分析出影響結果的那些參數。
會問問題,問有價值的問題才是一個品質人最大的競爭力。你多看看央視那些非常有名的記者,采訪類主持人,人家是怎么問問題的。
你覺得自己不懂技術就會造成從頭到尾都在聽。
我并不認同這個觀念。
回帖二:
你不是喬布斯,人家是老板,你是么?
不要去看雞湯。
現實社會中,一個不懂點技術的管理者,被忽悠死的多了去了。
回帖三:
實際而言,我經歷的一家企業質量人員不懂技術,但文化一直強調改善,產品質量挺好……
另外一家企業,質量人員懂部分技術,改善的企業文化不行,產品質量不行。
回帖四:
先說觀點:不需要懂。ok,需要理由了。
先給我解釋下什么叫做懂?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你知道的,技術知道,你不知道的,技術也知道;當你懂了,只是懂了他們的借口。
一個瀕臨倒閉的公司是內耗的,是工藝與生產落后的,品質是懂一點技術的。
這時候,技術的價值就發揮出來,否則都是打混的;QE你懂實驗室嗎,你會化驗嗎,需要的理工科知識你有嗎,畫圖你會嗎,你可能會一點;
但是無數比你厲害的人就看著你沖鋒,等你沖鋒失敗,馬上在技術的制高點上擠兌你,當公司受到損失,你不走人誰走人?
回帖五:
發現你們每個人都回答的很好,感覺該說的你們都說了,那說明什么問題呢,說明這類問題就不該問出來。
毒雞湯都是騙人的,誰說人家不懂。"不懂"(引號表示真的不懂,或懂得少,剛接觸這塊的除外,經過一段時間此人還是會懂的)工藝或技術的QE,憑什么可稱作QE呢?
所以還是要懂些,自認為應該要懂得很多才對,只是側重面不同。
回帖六:
懂比不懂好!不懂比裝懂好!
回帖七:
不懂技術會增加工作的難度,并且效率會低很多。
所以基礎的知識是需要懂的,專業的技術需要和技術部門共同研討改善推進。
否則很難去實現預防,只能等出了問題再來作為經驗教訓。但那個時候都已經損失了。
回帖八:
理論上不需要,這需要技術人員強大并全力支持。
但大部分實際情況,并不是這樣的。
在這種情況下解決問題效率會低很多,說嚴重一點,開個討論會你都不知道在說什么,這咋整。關注公眾號:精益生產促進中心。
尤其是在國內的環境,互相推責任的情況多得很。
技術將提高效率,效率的提升將創造更大的利潤。
回帖九:
你這就像問一個醫生學醫的時候要不要懂生理和病理。
作為質量人員他本身關注的就是企業和產品。
如果他連與自己企業相關的技術都不懂,不愿意去了解。
他做什么質量管理?況且質量管理本身就是生產的分支而已。
不了解質量的本質和歷史,就這樣用一個喬布斯就能拯救地球。
他只是代表了一個產品的理念,無法替代質量管理的本質。
研究數據和管理技術的質量人員,還是找個爸爸是老板的工廠去做吧,不要在這個領域浪費時間。
回帖十:
看在什么環境下干質量。
有完整且真實有效的維持體系下,不懂最好,道理很簡單,專業才能干專業的事。
你懂那點水平和技術工程師比,完全沒用,好好維持好質量數據監督,預判好品質潛在風險就行。
但是如果在假裝有體系維持,其實是靠人或者技術或者工裝或者渠道等,支持前行的環境下,那必須懂,這個就不用解釋為什么了吧。
還好你沒問哪種模式下企業發展好,不然評論區會打成一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