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HLEAN學堂 > 生產計劃優化 >
精益生產中的生產節拍與生產周期 發布時間:2015-09-17        瀏覽:
    生產節拍又稱客戶需求周期、產距時間,是指在一定時間長度內,總有效生產時間與客戶需求數量的比值,是客戶需求一件產品的市場必要時間。 節拍時間是20世紀30年代德國飛機制造工業中使用的一個生產管理工具。

Takt是一個德語詞匯,表示像音樂節拍器那樣準確的間隔時間),指的是把飛機移動到下一個生產位置的時間間隔。這個概念于20世紀50年代開始在豐田公司被廣泛應用,并于60年代晚期推廣到豐田公司所有的供應商。豐田公司通常每個月評審一次節拍時間,每10天進行一次調整檢查。
從生產節拍的定義可以看出,生產節拍與生產周期不同,生產節拍實際是一種目標時間,是隨需求數量和需求期的有效工作時間變化而變化的,是人為制定的。

節拍反映的是需求對生產的調節,如果需求比較穩定,則所要求的的節拍也是比較穩定的,當需求發生變化時節拍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如需求減少時節拍就會變長,反之則變短。

生產周期則是生產效率的指標,比較穩定,是受到一定時期的設備加工能力、勞動力配置情況、工藝方法等因素影響決定的,只能通過管理和技術改進才能縮短。生產節拍主要影響下面兩個方面:
防止浪費和分段供應不連續
生產節拍能夠有效防止生產過剩造成的浪費和生產過遲造成的分段供應不連續問題,并確定工序間的標準手持品數量。

經濟學的常識告訴我們,成本和產量間存在一種函數關系,當產量過剩時,成本就會增加,當產量不足時單位產品的成本同樣處于較高水平,因此從成本的角度出發,生產過剩和不足都是一種浪費,應用生產節拍就是解決這個問題。

国产一级在线观看|天天爱天天做天天添天天欢|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播放|国产精品黄页免费高清在线|欧美精品国产制服第一